2022/5/12最新
新加坡將於2029年主辦第35屆東南亞運動會
越南河內東運會昨天(5月12日)開幕,在當地舉行的東南亞運動會聯合會理事會會議上,新加坡提出主辦第35屆東南亞運動會的意願,並獲得理事會批准。新加坡獲頒2029年第35屆東運會的主辦權。
在第31屆東南亞運動會上,新加坡馬來武術女隊在團體半決賽中,獲得9.930分的成績,輸給越南女隊,獲得並列銅牌。
馬來武術已被收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加坡的馬來武術女雙也在半決賽中不敵印度尼西亞,Nur Azlyana和Sharifah Shazza以9.860分的成績獲得銅牌。

(圖:來源自網絡)
馬來武術 / 非常有東南亞特點
2020年,馬來武術和泰式按摩、印尼拳等15項世界文化實踐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馬來西亞武術起源於蘇門答臘和爪哇群島的武術,又稱「席拉」(Silat),歷史悠久。現在馬來武術是東南亞運動會上的比賽項目,分為表演武術和競技武術。
表演性質的馬來武術具有很多傳統神秘的東南亞元素,在大型活動,節日慶典中都會作為重要節目出現。

(圖:來源自網絡)
Silat是一種馬來人的自衛防身武術。除馬來西亞外,汶萊、新加坡、印尼、泰國、越南等受到馬來文化較大影響的地區,也有類似風格的武術。馬來武術通常通過觀察和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而形成,如猴子、白鷹或老虎,由於受到宗教師祖的影響,素以其哲學性和近乎神秘性而聞名。
最早的馬來武術出現在今印尼的廖內群島、林加群島一帶 。這裡生活著一群叫做奧朗勞特人的海上游牧民族,他們是歷史上馬來人所建室利佛逝王國的海軍主力,他們各種各樣的格鬥術因此被叫做馬來武術。

(圖:來源自網絡)
據稱6世紀時就已經出現。從它的誕生地廖內,馬來武術很快傳播到整個室利佛逝地區以及蘇門答臘島中部高地的米南加保人地區。當室利佛逝的勢力從蘇門答臘島向爪哇島、加里曼丹島、柬埔寨、馬來半島等地擴張時,它也主動把馬來武術傳播到了這些地區,構成了今天印尼、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南部等地格鬥術的基礎。

(圖:來源自網絡)
20世紀馬來武術得到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一些國家/地區的競技項目。馬來武術作為文化堡壘受到馬來社會的高度評價,這種武術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項運動、一個傳統和一種思想道德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