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奧地利科學家宣布,首次在人類糞便中發現了微塑料!我們扔過的塑料垃圾,已經開始悄悄侵入到身體~

讓人細思恐極的是,這不是「個例」。
進行這項研究的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表示,所有實驗對象糞便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

經過處理,糞便中的微塑料被檢測出來。
8名實驗對象介於33-65歲,分別居住在亞洲和歐洲不同國家。

實驗對象生活區域如圖,來自日本、芬蘭、義大利、荷蘭、波蘭、俄羅斯、英國、奧地利
奧地利科學家保守推測,全球50%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是不是相當驚悚?!世界各大權威媒體紛紛驚呼,塑料殺手從污染環境,到向人類「開刀」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國家地理雜誌
曾經那些環保紀錄片中,塑料吞噬生命的場景,正在一點點真切地逼近我們。

死去的鳥,肚子中充滿各種塑料垃圾。
根據研究,最小的微塑料可以進入血液、淋巴系統,甚至可能到達肝臟!
維也納醫科大學的首席研究員Philipp Schwabl博士表示,目前還很難評估微塑料可能對健康產生的影響~
那麼這些微塑料是通過哪些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呢?
報告指出,大部分塑料微粒都是從海洋中的大型塑料垃圾中分解而來。

在實驗觀察的一周中,有6人吃過魚和海鮮~所有參與者都吃過塑料包裝的食物,以及塑料瓶裝水。

其實這些我們經常吃的食物,早已變得不再安全。即使是以食品安全聞名的新加坡,也難逃「厄運」。
海鮮菜式上的青口(又稱貽貝),每20隻便含有約90顆塑料微粒。

《國家地理雜誌》調查發現,世界上,90%食用鹽含有微塑料。

不僅是海產品,今年3月份,路透社,衛報、BBC等世界知名媒體集體炸鍋,就曾報道這個駭人新聞:世界著名的瓶裝水品牌中,93%含有塑料顆粒!

調查地區橫跨亞非拉,9個國家。
這項研究由非盈利新聞機構ORB牽頭,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顯示,涵蓋了市場上常見的11個品牌。
Aqua (達能)
Aquafina阿夸菲娜 (百事)
Bisleri (Bisleri International)
Dasani 達沙尼(可口可樂)
Epura (百事)
Evian依雲 (達能)
Gerolsteiner (Gerolsteiner Brunnen)
Minalba (Grupo Edson Queiroz)
Nestlé Pure Life雀巢純凈生活 (雀巢)
San Pellegrino聖培露 (雀巢)
Wahaha 哇哈哈(杭州哇哈哈公司)
根據報告顯示,來自亞非拉19個產地的259瓶採樣瓶裝水中,僅僅17瓶水合格,不含塑料顆粒。而在含量最高的一瓶水中,每升含有10000個塑料顆粒!

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水中的彩色塑料條
你在新加坡喝到的依雲,也在塑料超標之列。

人不吃塑料,但是塑料正在一口口吃人!當我們的世界到處都是塑料污染時,我們的食品、健康都在深受威脅。

新加坡海岸上的塑料垃圾
不提其他人口大國,今年8月,新加坡環境理事會的調查顯示,單單500萬人口的新加坡,每年就能使用超過17億個塑料製品!

塑料袋的總面積鋪放起來,相當於126個濱海花園!

因為塑料污染嚴重,居住在「花園城市」的動物們並不感到幸福~

巴西立公園出現受傷水獺,做手術發現,該水獺傷口由環形塑料製品造成。
面對這樣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問題,各國包括新加坡,也在努力進行解決。
今年3月,首個無塑料習慣食閣開始投入使用。塑料吸管被創意地替換為竹製吸管。

本月15日,新加坡的漢堡王等快餐連鎖,開始停止提供塑料吸管和杯蓋給店內顧客。

南洋理工大學等地將逐步停止供應免費的塑料袋,不斷有新加坡政界人士提出,對一次性塑料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為了讓新一代,意識到塑料污染的可怕,新加坡動物園舉辦了免費的遊園活動,來科普塑料製品對生態人們的傷害。

然而這些努力和塑料污染入侵的速度相比,還是遠遠不夠。減少塑料污染,不應成為儀式,而是我們切實的生活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