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以書面答覆議員詢問時表示,本地千分之一的冠病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本地目前沒有16歲以下病患出現類似川崎病症狀的罕見炎症綜合徵。

顏金勇指出,全球各地的數據顯示,冠病患者出現血栓和心臟病的風險較高,因此衛生部發出指引,建議所有醫生留意病患是否出現心血管疾病症狀,他也說,本地每1000名冠病患者中,只有一人出現心血管疾病症狀,由於人數太少,無法斷定本地冠病病患出現血栓和心臟病發作的平均幾率是否比非冠病患者高。衛生部將繼續支持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5月份,新加坡有4名病患死於心臟疾病,而非冠病引發的併發症,因此沒有被歸入冠病死亡病例。
冠病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
5月底尚未出現罕見炎症綜合徵
顏金勇表示,截至5月28日,本地共有61名病患年齡在16歲以下,他們都沒有出現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症狀,也沒有出現類似川崎病症狀的罕見炎症綜合徵。
四月底多數國家孩童出現冠病
4月底以來,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美國等國相繼傳出孩童出現可能同冠病有關的罕見炎症綜合徵症狀。
衛生部正密切留意情況,並已經向醫生髮出指引,把出現相關症狀的病人轉介到竹腳婦幼醫院和國大醫院兒科急診部,以及留意感染冠病的孩童的情況。
川崎病最早出現在1967年
《早報》報道,川崎病由日本兒科醫生川崎富作在1967年首先提出,是一種常見於5歲以下幼童的免疫性疾病,病重時會引起血管和冠狀動脈發炎,導致後天性心臟病,甚至是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正在研究冠病與川崎病的潛在關聯。世衛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孩童感染冠病後,因身體試圖抵抗病毒,導致免疫功能異常而產生的炎症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