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Friday 欣媽家
12月27號這天晚上,欣媽沖涼的時候三個孩子一直在主人房門外叫媽媽,心急的她沒注意地上有水,一個不小心摔倒了。
這一跤摔得不輕,90度倒下並且頭先著地。倒地後的3-5分鐘里處於眩暈、不太清醒的狀態。
然後臥床制動1小時,症狀沒有緩解,家人趕緊叫了救護車去最靠近家的醫院,在急診留醫。

經檢查後欣媽被診斷為輕微腦震盪,肢體無外傷,頭部表皮腫脹,頭痛頭暈。
晚上需要留院觀察,直到第二天下床的時候,欣媽仍然有頭痛頭暈感。出院後2-3天靠著吃止痛藥緩解,才能正常休息。

曾經當護士的欣媽往往都是在救護車裡趕著去救人,這次卻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作為病人進救護車,躺在救護車裡的時候,她擔心自己要昏迷了,馬上打電話交代同事未來幾天的工作注意事項。

欣媽感悟到所有的一切,躺在病床時都是浮雲。
最痛苦的一點是,因為生過三個孩子欣媽一直有尿頻的問題,為了防止她上廁所時再次暈倒,晚上只能用大人的紙尿片解決。當時欣媽覺得特別不好意思,以前經常協助病人,輪到自己是病人的時候,感到非常無助。
出院後的幾天,欣媽雖然恢復得不錯,但是還是留下了後遺症,提重物的時候出現手麻的現象。不得不承認,當了媽媽之後,跟年輕時候相比體質差了很多。
女神生完孩子,原來也會漏尿
尿頻的尷尬,不僅僅欣媽有,連「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片女神湯唯也有。
最近一次訪談中,湯唯新片中的搭檔雷佳音吐槽說拍戲時有著大段眼含熱淚的獨白,本是非常醞釀情緒的事情,但湯唯上廁所了,10次錄製上了3次廁所。

湯唯聽後止不住地落淚,雷佳音不知道的是,湯唯頻繁上廁所是因為剛剛生完孩子,加上吃多抗生素後出現的尿頻副作用。為人母的辛酸直男很難理解。

除了湯唯,其他當了媽媽的女明星也吐過苦水。
2019年母親節那天,#Ella生育後遺症#的話題,意外登上了微博熱搜榜首。讓我們了解到生育對於所有媽媽來說,對身體的影響有多大。
在那篇長微博里,Ella自曝:因為自己在生產過程有點困難,造成子宮和膀胱脫垂,「我打噴嚏、原地跳躍、跑步等動作都會造成尿失禁」,直到前陣子做了懸吊手術才有所改善。

欣媽以及兩位女明星的例子都和產後盆底肌恢復有關,產後盆底肌恢復不好會導致下面的症狀發生:
1、 漏尿

盆底肌恢復不好的話,媽媽們可能會出現漏尿,甚至尿失禁的情況,非常尷尬。即使是產後短時間沒有出現尿失禁的患者,產後5年內出現尿失禁的發病率仍在19%。
2、子宮脫垂
盆底肌功能出現問題,會使性生活不和諧。還有些媽媽會出現子宮脫垂的問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3、 便秘、糞失禁
上個衛生間,要麼在裡面蹲上很久,真心難受!要麼會出現連屎都控制不了的情況,場面可以說非常「壯觀」……


產後盆底肌恢復只是生育後遺症中的一個小問題,比這嚴重得多的病症正在女性群體中年輕化。目前,乳腺癌、宮頸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其中乳腺癌已成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尤其是45至55歲的女性為乳腺癌高發人群。

所以說,面對自己的身體真的不能大意了,不是我們認慫了,而是身上承載的東西太多,身上背著一家老小,中年人是中流砥柱,容不得我們有半點差池,中年人倒下了,倒下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

忽視身體的小問題引發大問題
這次的意外讓欣媽驚覺時間是那樣的無情,不會給你半點商量,它就悄悄溜走了,躺在病床上才覺得自己一下子老了。

汽車行駛一段里程後需要定期保養,來延長使用壽命,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

對於女性來說,過了30歲有幾種疾病不得不注意一下了,看似「沒什麼」的小問題都有可能引發非常嚴重的健康危機,千萬不能不以為然:
01
腰背痛

坐、站等日常生活姿勢不正確,運動不夠,工作過於單調、枯燥或背部負荷過重這種讓人容易忽視的不良小習慣都可以帶來非常嚴重的腰背痛問題。
疼痛可累及整個脊柱,肌肉痙攣、韌帶拉傷、坐骨神經痛、炎症、椎間盤突出等。

欣媽有個朋友平時看上去非常健康,結果有一天突然腰痛到不能走路,一檢查就是椎間盤突出,做了兩次手術,花了近10萬新幣休養了三個月才基本恢復,動了手術之後不能提重物,坐長途飛機只能坐商務艙,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場磨難。
02
糖尿病

隱性糖尿病是中年期多發而被忽略的疾病之一,直到出現併發症才被重視。在新加坡因為平時經常喝飲料和吃甜食,糖尿病也是高發病,2017年李顯龍總理的國慶獻詞中特地提到:

李顯龍
總理

「正因為很多人不把糖尿病當一回事,它今天才變成一個嚴重的問題!」新加坡人的糖尿病日益嚴重,10%的民眾有糖尿病,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新加坡幾乎是糖尿病世界冠軍!


李顯龍
總理

「糖尿病是國人最常患上的一種疾病。60歲以上的國人,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是日子久了,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失明、心臟疾病、腎衰竭,甚至必須截肢。
03
骨質增生和骨質疏鬆症
骨質增生是人到中年後骨骼系統發生的衰老現象。30-40歲占了36%,臨床上常見的表現為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關節炎等病變。

新加坡因為很多人常年穿夾腳拖和短褲,會經常看到有Uncle 、Aunt腿變形、大腳趾旁邊有突出,那就是骨關節炎。


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1~35歲為活躍期,器官逐漸發育完善,總體來說比較健康;
36~44歲為下滑期,部分器官功能開始衰退,某些疾病形成;
45~59歲為高危期,多數疾病高發,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冠心病、腦卒中、癌症等;
60歲後雖有高危期的延續,卻相對安全。這樣一看不難發現,人到中年確實存在健康低谷。

30-50歲女性如何保障自己生活?
當時入院後欣媽整個人的情緒處於非常低落,甚至抑鬱的狀態。因為後怕,眼淚止不住地掉下來,當時她想的就是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在自己家裡都可以摔跤,意外的事情真的無處不在,幸好自己「怕死」,之前買了保險。
昏迷前還有意識的那幾分鐘里欣媽真的很恐懼,曾經是針灸科(相當於神經內科)護士的她特別害怕自己會顱內出血導致中風。甚至想到自己還年輕,孩子還這麼小,父母也來不及孝順,怎麼就天將橫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