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的工資,還了學區房的房貸,交了房租水電,剩下的一股腦送去孩子的輔導機構。回頭看了看乾癟的錢包,這才發現:這個月又白乾了……」
這則微博上網友的吐槽前段時間火了。不少網友紛紛轉發留言稱:說出來自己的心聲!

房貸如山倒
家長無處逃
說起來,新時期最為大眾化的壓力,莫過於房貸壓力和教育壓力了。這兩個讓已經為人父為人母的青中年們談之色變的問題,可以說是壓在他們肩膀上逃脫不掉的大山。
而說是「兩個」難題,其實並不太貼切。因為房貸壓力的全稱叫做「學區房貸款壓力」。

你陷入了天價學區房陷阱嗎?
還記得去年的天價學區房嗎?
某家長以530萬的價格,在北京西城區一個雜草叢生的院子裡,購買了一個僅11.4平米的屋子。這樣一個僅能放下一張床的簡陋小屋,因為攀附著北京實驗二小的學區,搖身一變成了「寸土萬金」的學區房。這筆驚人的交易更是一舉創下了每平米46萬元的學區房單價記錄。

而令人咋舌的學區房市場背後,也反應出了一個矛盾的社會現狀:家長們無不拼盡全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資源,但是國內的應試教育就像一個無底洞,我們不算富足的薪水妄圖填滿這個無底洞,無疑是蚍蜉撼樹。
關於這一點,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
2018中國人均季工資收入為7815元,同比增長6.6%,北上廣等一線發達地區則遠超平均值。而宏觀上看,中國人均的經濟收入呈現正向增長狀態。但是同時教育支出在家庭消費總份額中的平均占比正在逐年增長。
2018年,該占比已經增長到了驚人的53%。這意味著無論是工薪階級還是中產階級,我們超過半數的薪水都投資在了孩子身上。

大筆大筆的教育花銷讓我們逐漸「吃不消」,也讓我們不禁懷疑:我們的錢真的花對了嗎?
花了錢,就能享受好教育?
各種補習班、提高班層出不窮。
研究顯示,當代家長對於教育投入涉及方方面面,除了重金購置學位房外,許多課外輔導班也是花銷的「大頭」。為什麼家長樂此不疲地送孩子去補習呢?
一方面,應試教育、一考定終身等教育體制下,分數對孩子來說最重要,成績好的補習更上一層樓,成績不好的補習跟上進度。另一方面,人的資質和天賦有別,學習效率不同,國內填鴨式教育模式,更拉大了學習效率的差距。
教育機構利用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理,拚命販賣教育焦慮。而被這些噱頭迷倒的家長們相信,這樣的「教育」是讓孩子走向成功的捷徑。

然而,這些標榜著「靠攏國外精英教育,全方位打造綜合素質人才」的盈利性教育機構,並非是家長眼中的「登天梯」。
相反,因為只顧花哨的表面功夫,並不去深入了解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孩子很難得到真正優質的精英教育。

新想法、新思路、新選擇
面對這樣的現狀,是選擇是緣木求魚,在應試教育的無底洞中苦苦掙扎?還是選擇追根求源,直接在國外接受原汁原味的先進教育?
我想聰明如各位家長,不會取捨不出其中的利害。
在這樣的情況下,以 「雙語教育、安全宜居、教育理念科學先進」著稱的新加坡教育,無疑是各位家長的最佳選擇。

想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新加坡國際學校會針對不同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的創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想鍛鍊孩子的英語水平?
新加坡國際學校統一採用英文授課的方式,這會在短期內迅速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讓英文成為孩子的第二母語。
擔心孩子年齡太小無法適應?
相較於歐美國家,新加坡的生活環境較易適應,對沒有英語基礎的人溝通起來也不會太困難。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還可以申請陪讀,全方位保障孩子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