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瀕危的龍紋鯊屬於魟魚的一種。(網際網路)
(新加坡23日訊)新加坡巴剎售賣瀕危魟魚,引起海洋保護組織關注,國家公園局介入調查。
根據新加坡海洋保護組織Marine Stewards Singapore的面子書,組織義工在蔡厝港和武吉甘柏的巴剎,發現了屬於極度瀕危物種的鰈鮫魟(Shovelnose Ray),引起他們關注。
為此,記者昨早(2月22日)走訪武吉甘柏濕巴剎,唯一售賣鰈鮫魟的魚攤老闆娘吳太太(50多歲)表示,攤販都稱這款魚為「鯊魚」,一公斤售賣15元(約45令吉)。

龍紋鯊出現巴剎中,引起公園局關注。(徐穎荃攝)

武吉甘柏的濕巴沙有許多客源。(徐穎荃攝)
吳太太表示,售賣鰈鮫魟已30多年,每天向批發商訂貨,但不清楚對方從哪裡進口。她認為,批發商應嚴謹把關,並查證售賣鰈鮫魟是否合法。「我每天進貨(鰈鮫魟)的數量不固定,有時多有時少,根據價格和需求量而定。」
她指出,顧客一般會買來做清蒸和油炸,味道較美味鮮甜。
其他攤販則表示,他們得知鰈鮫魟屬於瀕危魚類,因此沒有售賣。
受訪攤販說,有相關單位的官員昨早來濕巴剎調查,並提醒說若非法售賣瀕危魚類,或將面對罰款5000新元(約1萬500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