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正迅速成為一個全球科技中心,騰訊、阿里、位元組三大巨頭相繼入駐新加坡正是驗證了這一點。
5月4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董事總經理拉維•梅農(Ravi Menon)表示,金融業的預計2021年將創造約6500個職位,其中91%職位是長期職位。
他補充說,近800家金融機構去年底進行調查,大約四分之一的就業崗位是在科技行業,"但根本沒有足夠的新加坡人申請科技職位。 "

技術已經成為金融服務生產、分銷和消費的核心,但新加坡本地勞動力不足以填補空缺。新加坡政府本期望在2030年前將人口總數提升至650-690萬,可眾所周知,新加坡社會一直面臨著嚴峻的老齡化和低生育率的問題,2020年的數據顯示,人口甚至出現了十年來首度負增長。

當前與政府目標仍存在一百多萬的數據缺口,想完全靠本地低生育率來填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毫無疑問,新加坡將繼續依賴外國人才來承擔技術崗位的職位角色,以提高本地人才的技能,並推動該行業發展來推進國家的經濟目標;新加坡移民廳對於有家庭、有孩子的年輕申請人也會格外看重。

這四種類型的申請人
更受新加坡綠卡青睞
(1)在可持續發展、製造業、科技和全球供應鏈等行業擁有豐富的相關技能和經驗;
(2)能夠為本地勞動力技能的提高與升級做出貢獻;
(3)有助於可持續發展和技術解決方案的研究與創新;
(4)能夠引領新加坡在全球範圍內提升可持續性,並成為亞洲的主要推動力。

(圖片來自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網站)
雖然符合行業標準的候選人在移民廳審查資料的時候會受到青睞,但新加坡是否給你發出永久居民批准信,還取決於很多政策和社會經濟發展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