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很小!
但不能忽略它存在的偉大!
新加坡女子陳婉嫻29歲時成為一名律師,為大型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然而,在工作了兩年後,她放棄了這個職業,轉行成為一名「咖啡妹」。
更重要的是,她利用咖啡攤來幫助在泰國的難民找到工作機會,助他們維持生計。

(圖:來源自網絡)
29歲的陳婉嫻於2017年正式成為一名律師,為大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然而,她在兩年後決定到泰國一間法律診所(Legal Clinic)工作,幫助難民向聯合國申請難民身份。
正是這一年的工作經歷,令她深刻地理解到難民的處境與掙扎,進而推動她於2020年底回到新加坡,開設咖啡攤「Mad Roaster」。
她說:「一家企業的律師團隊可多達10人。然而,面對生死問題的難民卻孤立無援,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識幫助更有需要的人。」

(圖:來源自網絡)
通過彩繪咖啡杯上的貼紙
受委託的難民可獲得穩定的收入
在「Mad Roaster」咖啡攤,每一個咖啡杯上貼著的貼紙都別具特色,這些貼紙列印出來時只有黑白的輪廓,之後再交由難民彩繪。
每彩繪一張貼紙,就能獲得10泰銖(約新幣4角)。咖啡攤會儘量委託每位難民一個月內彩繪約300張貼紙,讓他們有約3000泰銖(約新幣116元,馬幣384令吉25仙)的收入。陳婉嫻表示,這筆錢大概等於在曼谷邊緣地區租房的價格。
她認為,這種方式能讓難民有固定的收入,無需一直擔憂每個月是否能獲得資助。
當被問及為何不繼續當律師,再捐出自己的薪水,她坦言是受到從小的教育所影響。
「新加坡教育制度教會我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我希望為難民創造工作機會,讓他們自食其力,並活得有尊嚴。」

(圖:來源自網絡)
開檔至今,陳婉嫻每個月所賺的薪水,比前一份工作少了大約四分之一,而且創業初期,咖啡攤也曾面臨不賺錢的情況。
還有人問過不喝與不懂得泡咖啡的她,怎麼能成功開設咖啡攤?為什麼要開始一個很可能會失敗的生意?
對此,她從未有過退縮或改變決定的想法,而她只想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例如,她花了3個月的時間,利用在法律診所下班後的時間,免費到各個咖啡廳打工、學習泡咖啡。
對她來說,咖啡攤背後有著更重要的使命,雖然「咖啡妹」的工作並不容易,但想到堅持就能幫助到至少11名難民,她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從一開始面臨質疑,到之後有人告訴我,他們看到咖啡攤背後的價值與意義,很開心能夠幫助到這些難民,這一切都讓我覺得特別有滿足感。」
除了在新加坡廈門街熟食中心設有咖啡攤,陳婉嫻也在當地德普嶺購物中心開設分行。

(圖:來源自網絡)
現在,陳婉嫻的「咖啡妹」攤位已經成為了許多人聚集的地方,她的故事也被網友們津津樂道。
"這位女士真是太偉大了,用自己的行動為社會貢獻了很多。希望更多人能像她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更多像陳婉嫻這樣的人,她不僅為難民提供了工作機會,還通過自己的行動向社會傳遞了正能量。"
"真的很佩服這位女士,她不僅放棄了律師職業,還決定開咖啡店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相信她的行動將會影響更多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這個故事讓我感動了,也讓我意識到了社會上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我們不能只關注自己的利益,還應該為社會做出貢獻。"
"這位女士真的很有愛心,她的行動讓人感動,也讓人敬佩。希望她的咖啡店能夠越來越好,讓更多人了解到難民的處境和掙扎。"
"這個世界需要更多像陳婉嫻這樣的人,她的行動很有意義,不僅幫助了難民,也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圖:來源自網絡)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為許多難民帶來了希望和改變
陳婉嫻的「咖啡妹」之路不僅讓她自己找到了一個新的人生方向,也為許多難民帶來了希望和改變。她的故事也激勵著更多的人們,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創造一個更加公正和包容的社會。
她的努力和奉獻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成為了一個充滿力量和希望的榜樣。
在這個快速變化和競爭激烈的時代,人們常常被迫追求金錢和成功,而忽略了那些真正需要我們幫助和關注的人們。然而,正是那些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們,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和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