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最近疫情讓我認識到新加坡兩大難以忍受,未來也不太可能得到解決的兩點:又小又熱。 大家之前都戲稱新加坡是「坡島、坡縣」。不過,疫情沒來前,想時不時出國旅遊,相當輕鬆,即使不往遠處跑,周末花個一兩天,去長堤對岸的馬來西亞轉轉也是不錯的。
可是,現在去馬來西亞,VTL車票都不知道有多難搶。開了那麼多VTL國家,政府已經很努力了,但始終還是比以前麻煩很多,測試一個接一個,一點也不輕鬆。

說實話,去年的新加坡,真的沒前幾年熱。但這只是生理上的,心理上,我比過去燥熱了不少。沒有四季的新加坡,一天天除了是赤道下的暖風和各大商場裡冷到刺骨的空調,就沒有其他變化了。
沒有疫情,我還能每年冬天回國轉轉,感受一下冬天的滋味。現在回國成本太高,間接阻斷了我回國度假的念頭,在悶熱的新加坡,我已經兩年時間沒有買衣服的慾望了,買來給誰看呢?
現在,越住在新加坡越覺得住在圍城裡,想出但是出不去了。 沒有在新加坡永久居留的身份,也是很多人考慮要不要留在新加坡的一個核心因素:
兩次申請PR悲劇,看不到希望就撤了
@Soul:
準備放棄回國了,已經累覺不愛了。來新加坡已經十年,從讀書到成家,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幾天前,得知PR申請再一次被拒的消息。我和妻子倆人的條件不錯,從本地大學畢業,現在拿著EP准證中的中高薪。我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麼還是被拒!要知道,我和妻子之前是真的打算在這裡落戶生根的。

現在想想,短期內自己也不太可能有什麼條件上的提升,繼續申請應該也是沒有指望了。申請PR不可控的因素實在太多,批准條件也不透明,也不知道從哪下手為好,已經準備回國一陣子看看情況。
以後要是有希望,再繼續來坡奮鬥吧...... 當然很多時候,不僅僅是單個因素的考量。在橫向比對了留在新加坡的優勢和劣勢後,也有人做出了回國的決定:
感謝新加坡,雖有不舍但還是決定離開...
@是xy吖:
已經做好決定了,下個月就離開新加坡!(什麼時候有機票就回去)在這裡有了一個可愛的小寶寶,還是很不舍的。
一方面,是新加坡的教育。寶寶還小,這裡的infant care真不錯,未來只要孩子肯努力,一步步跟著新加坡常規的教育體系走,拿張文憑應該問題還是不大的。而在國內,想要以這邊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和這邊差不多的服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吧?想想看,也只能自己全職帶孩子一段時間了。

圖源:kinderland singapore
當然,突然決定回國,其實也很尷尬,先生在國內的工作,說實話還沒找好。而且,聽說國內內卷很嚴重,也不知道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回去,在國內會不會被那些年輕人給拍到沙灘上呢.....
可是,寶寶出生後,家中的父母一直都沒見過。為了家人團聚,也為了在父母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照顧父母,仔細想想回去應該還是個更好的選擇吧? 雖然新加坡沒有太內卷,可是工作壓力也不是很小。先生有幾次和老闆開會時心跳在飆升,能賺錢很重要,身體健康才是更重要的!

說實話,因為在這裡沒有身份(你懂的),被差別對待也很正常。房租、小孩的教育、平時的日常開銷全部加起來,比本地工作的朋友家庭開銷高了不少,雖然賺的還行,但是一到月底算算,其實也存不下什麼錢來。
加上我個人從事的行業,在新加坡前景一般。因為英語水平的緣故,有時候總有壯志未酬的感覺。回國以後朋友多,圈子也更廣,也不會因為語言問題困擾,未來發展看起來更有利。
不管怎麼說,感謝新加坡,我也珍惜在這裡度過的時光。只是這裡可能不太適合我們家吧......
新加坡居高不下的病例,也是讓人猶豫要不要留下的一個重要因素:
身邊很多人得新冠,為了安全我要回國 @Beyond_不再猶豫:
新加坡疫情實在是太嚴重了!而且專家過一會就說把預估峰值病例調高,現在不是有專家說其實日增已經要到10萬了嗎?
都說奧密克戎嚴重性低,反正我是沒看出來。身邊有人中了,也算是輕症。聽他們說喉嚨好像一直在冒火,被刀子割一樣難受。
感覺新加坡現在是真的有點在「躺平」了,密接者做個ART就能出門。一天天的在外面跑,都不知道要接觸多少個密接者。就算得病了沒大事,但是我也不想受苦啊。

只要ART陰性就能出門 還是國內好,就算有哪裡有疫情,過一會就沒事了。很多時候連口罩都不用戴了。賺錢是一方面,賺來的錢要是沒命享受,還不是等於沒賺?
看看吧,等機會合適,我也準備溜了。以後再說,或許再也不回來了。
離開新加坡的原因有方方面面,在新加坡看不到「希望」,似乎是這些人共識。
在中國發展越來越好的情況下,苦守新加坡,也不見得必須。
特別是文憑過硬、自身條件優秀的情況下。
雖然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加坡平均比中國還是要高不少,但對比中國大城市,差距實在是微乎其微:
01
@Zhengyang:在新加坡生活過十五年,早就是PR。2020年7月回的國。現在在上海上班了,發現你是高學歷的話在上海拿的薪水真不比新加坡低。你有拿50萬年薪的能力的話,那在兩地是差不多的,新加坡工資起步高,但是高低差距小。在新加坡拿一萬新幣一個月和國內拿五十萬年薪,反正對我來說後者更簡單。因為回國後我確實工資更高了
@A00.天使:想要安逸的平平庸庸過一輩子就在新加坡,喜歡挑戰的有志向的就選國內,中國一年多少大學生?新加坡一年多少大學生?競爭比例不是一個級別的,國內的大學生要麼專業有造化,要麼就是讀到頂級,不然普通本科還不如一個有工作經驗的老工人……
諸如類似的論調,在網絡上隨處可見。
只是,那些想要回國的小夥伴,可能最近因為諸多航班被熔斷的原因,怕是要將計劃稍稍延後了......
不知道今年2022年公布的人口簡報,又會有多少人離開新加坡呢?
或者,大部分人其實是不會在網絡上發聲的那群人。他們只會悄悄來新加坡發展,也說不定呢?
椰友們,離開還是留下?你們做好決定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