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唯一發達國,人口密度達到了驚人的7688人/每平方公里!
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的6倍,上海的2倍。可為什麼感覺在新加坡遠遠沒有北上廣那麼堵呢?
01 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倍,北京的6倍
原來新加坡的人口密度這麼大的嗎?
根據2022年新加坡當局公布的數據,新加坡的人口密度為7688人/每平方公里。


而常年堵車的北京,人口密度則為1312人/每平方公里。
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幾乎是北京的6倍。

人山人海的上海,人口密度則為3926人/每平方公里。
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倍。
那麼問題來了,為啥在新加坡住,就不覺得堵呢?

02 新加坡的區域衛星鎮計劃
作為人口密度為北京的6倍,上海的2倍的新加坡,平時市中心是這樣的。

濱海灣的晚上是這樣的。

馬路上是這樣的。

地鐵上是這樣的。

雖然說人也是挺多的,但遠遠沒到「人山人海、寸步難行」的地步。
這最大的功臣,其實是新加坡的城市規劃——「衛星鎮」的設計。
就拿武吉班讓來說吧。一個「小區」,有3個購物中心、2個熟食中心、中學、小學、幼兒園、公園、泳池、健身房等等。
正常情況下,幾乎所有的日常活動都能在這個小區里得到滿足,根本就不需要出小區,去市中心湊熱鬧。

03 新加坡實行區域開放,到處可通行
新加坡的建築都儘量使用開放式的設計。組屋、醫院、圖書館底層全部「鏤空」,形成開闊的公共區域,讓人們可以自由穿行。

在新加坡,可以說「處處都有路」,這避免了人流不得不集中在步行道的擁擠情況。

除此之外,新加坡也在努力的往地下發展,許多商場、食閣等等,都是建在地下的。
這種「雙管齊下」的設計,再次避免了

04 當然,買車也很貴,新加坡大力發展公共運輸
至於新加坡的馬路為什麼很少堵車,根本的原因是,新加坡的擁車證實在是太貴了!
新加坡的居民擁車率不到10%,想要買車,就得先買擁車證。2023年5月份,中小型車組的擁車證已經來到了將近10萬新幣,這意味著,在中國能買一輛A6的錢,在新加坡只能買一張「鐵皮」而已......

這讓許多打算買車的人望而止步。
另一方面,新加坡的公共運輸又十分發達,幾乎每300米就有個巴士站,每一公里都有個地鐵站,而且價格低廉。
搭乘公共運輸的人多了,這馬路上自然也就不堵車了。

當然,新加坡也有人擠人的時候。濱海灣的跨年倒數,也稱得上「人山人海」了。
所以,後來新加坡學聰明了,在許多鄰里社區也舉辦了煙火表演,使得人潮分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