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來自中國四川的舞蹈員6年前嫁去獅城,成為全職媽媽擔心與社會脫節,疫情期間決定創業,以1000新元本錢把被視為冷門的三輪腳車生意做出成績,也在平台當外送員補貼家用,打拚之下收入最高時可有逾萬新元入袋。
35歲的何安可來自中國四川,她8年前隨新加坡老公來新定居,現育有一名6歲大兒子。
她受訪時說,起初因需要照顧孩子,沒有辦法做固定時間的工作,當起了全職主婦。
「這一度讓我感到很焦慮,擔心自己會與社會脫節,如果孩子有問題問我,我是否會因呆在家太久無法回答。」
兒子3歲上幼兒園時,何安可決定出來做兼職,起初從事美甲、美容業等工作但因需要配合顧客時間,她發現自己沒有辦法準時接送兒子,因此做了了半年就辭工。
她在疫情期間創業,觀察很多人在這段期間騎車出門,決定要進軍腳踏車生意。

何安可也兼職做啦啦快送送貨員。 (圖由受訪者提供)
「當時認為家庭出行若帶孩子,三輪車會比較安全,馬上著手查資料找廠商,學習如何修理腳踏車等,花了一周成立自己的網店。」
何安可最初用1000新元的成本做生意,租了小倉庫,進了3輛腳踏車,並在電商平台Carousell和Shopee上出售,現在每月平均可賣出30多輛。
她透露,因為對組裝三輪腳踏車一竅不通,經過半年時間磨練,如今能在少過一小時組裝好。
「我負責組裝、售後,然後外派給他人送貨,直到2022年下半年才租了更大的倉庫、買了一輛貨車送貨。」
為省油費等開支,她兼職做啦啦快送(Lalamove)的送貨員,何安可表示送腳車時可以順便接單,賺取額外油錢,順道多加一份收入。
「有段時間父母過來幫我們照顧孩子,我才有時間多出去跑幾趟,當時每月可賺8000多新元,加上賣腳踏車,未扣除租金、成本時,收入過萬新元。」
身高160公分的何安可表示,每當她接單遇到顧客需要送大型物件,卻看到上門的是一位女性,不禁會感到吃驚,擔心她是否搬得動,如今已經習以為常。
「如果遇到很重的貨物,通常顧客都會提出幫忙,如果我自己可以搞定的,我都會笑著告訴他們沒關係,除非是很重的物品如冰箱。」
何安可說,自己一開始搬東西都是靠蠻力,但後來做久了也學會用輔助工具,如手推車等,避免自己送貨時受傷。
「這份工作看似是為男性而設的,但只要不要為女性貼上標籤,也不要局限自己,大家的潛力都是無限的。」
何安可受訪時透露,因孩子上學而結識了一班全職媽媽,她們常會聚在一起討論育兒經,她們也對她出來創業和送貨,感到好奇。
「我們常會聚在組屋樓下分享孩子的事,但她們現在也會問我工作會不會辛苦,我如何安排時間等等。」
看到何安可的工作步入正軌,其他全職媽媽也有想嘗試的想法,但會擔心自己無法適應扛重物等等。
「我們需要懂得量力而為,如果擔心自己扛不了,就從小一點的單開始,送食物和水等,慢慢的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