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倫來新加坡三年有餘了,從高中以A*A*A*A的成績順利升上NUS工程專業——曾經的夢想,如今已是安樂窩。現如今,學習各方助力,老友相伴成長,這個似乎不怎麼有野心的優秀男孩,在新加坡擁有了穩穩的幸福。

李念倫(右一)
念倫高中的導師曾形容他:沉穩、幽默;相當有語言天賦,聲音巨好聽。事實上,不止聲音,哪怕僅僅通過文字的溝通,念倫也會給人帶來熨帖的感覺,有點像可愛的龍貓。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這個男孩在新加坡的成長之路,也許能探得獲得幸福的秘密~

龍貓 圖源自網絡
1「CIE A水準的高中課程很適合中國學生」
李念倫在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讀了兩年高中,剛來的時候比其他同學晚了兩個月,但很快就適應了這一套全新的課程體系,「這裡老師很歡迎我們問問題,我就課餘時間找他們補課,晚上再看看Youtube上的相關視頻拓展一下。」
他坦言很喜歡CIE A水準的課程,是標準的國際教育,但「對英語的要求沒有沒有想像中苛刻」。輔仁採用數學、物理、化學作為學生主修科目,也是考慮到相對文科課程,英語的門檻較低,非英語母語的學生也能很好地適應和拿分。
在這樣並不苛刻的環境下,念倫的英語卻提升得很快,他第一年就拿到了雅思6.5分,是老師口中的一遍過。「相對新加坡GCE A水準的GP(General Paper)考試,雅思考試的難度會小很多」,當然,雅思並非捷徑,英語也並非只用於應付考試。念倫和英語母語的老師聊天、課堂回答提問……已經將英文變為日常溝通中自然的一部分。

Mr Hafiz(化學老師)和李念倫
2「高中也要勞逸結合」
高中並不是沒日沒夜的苦讀,而是一個逐漸找到自己的階段。
念倫發現,「每個人每天每段時間都會有疲勞期,而這個時候是無法集中精力學習的」。念倫的方法是保持固定的作息時間。白天喝兩杯黑咖啡提神保持狀態,但也允許自己晚上到家學習完之後玩兩局遊戲。
此外,念倫對足球一直都很感興趣,來到輔仁後也馬上加入了學校足球隊,而輔仁的足球教練是前職業新加坡球員Anand老師。自此,每周社團活動的成了念倫高中最快樂的時光。在寬闊的綠茵場上,一周的疲憊就這樣一掃而光。球隊的隊友也成為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如李晴睿和他一同考上了NUS,就讀於計算機科學專業(點擊藍字查看更多)。

李晴睿(左一)和李念倫(右一)
假期,基於新加坡的地理便利,念倫還會抽出幾天時間和朋友們一起去周邊地區旅遊,換個環境換個心情,為接下來的學習生活增添活力。

李念倫(左一)和朋友們在印尼旅遊的合影
3「聽說過NUS好,可沒想到這麼好」
進入國大後,念倫很快就愛上了這裡,硬體、師資、生活環境……簡直不要太理想。念倫最喜歡學校的圖書館和各種公共學習空間——不同空間對應不同學習場景。他經常來到這些地方與同學們討論課程內容、複習考試。
課程設計兼具挑戰和趣味,教授們不僅博學,而且非常樂意回答大家的疑難,提供一切幫助。同學們也是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學霸,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在這裡學習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視角,極大地拓寬了我的國際視野」。

念倫鏡頭下的Utown
順帶一提NUS的神仙住宿,念倫住在學校的Sheares Hall,上學方便,搭乘免費的學校巴士十分鐘就能到學院。
性價比也很高:單人間,一個學期算上meal plan(餐費)3000新。而餐費涵蓋周一到周五早晚餐、周六早餐、周日晚餐。

圖源自NUS官網,與實物完全一致
都在說新加坡生活成本高,可是真正進入新加坡的名校後,生活成本只是最不值一提的小事,對待優秀的學生,學校會盡其所能提供一切便利甚至福利,保證學生們舒舒服服地學習和生活。
可以感受到,念倫從來到新加坡後,生活中並不乏挑戰,可是為什麼幸福感從未間斷呢?大概就是因為從始至終都處在一個充滿支持和尊重個體發展的環境里,為他的成長留出了探索各種可能的空間。
人畢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而是自由燦爛的生命體。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丨來源
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