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作為國家羽毛球運動員的成長歲月,到如今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扮演著推動變革的關鍵角色,黃梓良先生(前排右一)的成長曆程證明了體育和社區參與的變革力量。
黃梓良 (Derek Wong) 先生曾是新加坡頂尖的羽毛球運動員,在經歷了輝煌的職業生涯後,他將目光投向了在企業界開闢一片獨特的天地。作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人力資源處團隊的參與經理,這位擁有兩屆奧運會參賽經驗的選手正在憑藉其在體育和社區參與方面的興趣和經驗,促進新加坡國立大學員工之間的凝聚力。
跨越世代的熱愛
黃梓良先生成長於一個羽毛球氛圍濃厚的家庭,童年的許多時光都是在位於基里瑪路 (Guillemard Road) 的前新加坡羽毛球館度過的,他的父母在那裡經營著一家羽毛球店。在五歲那年,他第一次握起了球拍,並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和對這項運動的熱愛。
黃梓良先生在家中四個男孩中排行第二。他最小的弟弟也熱愛羽毛球,曾代表新加坡參加雙打比賽。
「在我成長時期的社會環境中,很少有父母能欣然接受自己的孩子從事職業體育運動。但我的父母很早就意識到我和弟弟對羽毛球的興趣和天賦,」黃梓良先生談到他的父母時說,他們都曾是全國羽毛球冠軍,是他們的鼓勵推動他走向成功。
從青少年時期開始,黃梓良先生八年的職業羽毛球生涯滿載其在本地和世界舞台上獲勝的榮耀。一個高光時刻是在2011年世錦賽第二輪,他擊敗了前奧運冠軍、印度尼西亞名將 Taufik Hidayat,獲得了與丹麥選手 Hans-Kristian Vittinghus 在第三輪交鋒的資格。「代表新加坡出征一直是我的夢想。這是我每一次揮拍、每一次撲救背後的動力源泉,」他說。

▲(左圖)在2011年世錦賽上,黃梓良先生在與前奧運冠軍、印度尼西亞選手 Taufik Hidayat 的交鋒中獲勝,這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個決定性時刻;(右圖)在2014年大英國協運動會上,黃梓良先生摘得男子單打銀牌。
黃梓良先生與前新加坡國家隊羽毛球運動員梁語嫣 (Vanessa Neo) 結婚後,羽毛球便與他的生活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他們育有一個五歲的女兒和一個三歲的兒子。雖然已正式退役,但羽毛球仍是他們這個年輕家庭最喜愛的娛樂活動。

▲黃梓良先生正教授他五歲的女兒打羽毛球——這讓人不禁想起他在女兒這個年紀開始打羽毛球時的情景。
「我們已經開始與女兒分享我們對這項運動的熱愛。但我們會尊重並鼓勵孩子們自主選擇他們的人生道路。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兒子也拿起了球拍,揮拍動作相當有力。」黃梓良先生的話語中洋溢著自豪的光芒。
2
施展才華的舞台
2016年,黃梓良先生大步邁入企業界。他最初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擔任審計師,隨著女兒的誕生,他選擇在同一家公司內轉型至業務發展的職位,這一選擇讓他有更多時間投入到初為人父的角色中。
2023年,他加入了新加坡國立大學人力資源處的行政、規劃和政策部,開始了新的篇章。在這裡,他的工作的重心之一是提升員工參與度。根據蓋洛普 (Gallup) 發布的《全球職場報告》,新加坡在東南亞國家中職場參與度排名墊底,只有13%的員工表示他們積極參與工作,這使得提升員工參與度這項職能變得愈發重要。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我們正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營造一種讓人們懷揣使命感來工作的氛圍。就我而言,我致力於搭建橋樑,打破隔閡,使員工以有意義的方式相聚一堂,與全校同事接觸,並在日常工作以外的領域大顯身手。」黃梓良先生說。
黃梓良先生還肩負著推動大學員工多樣性與包容性實踐的重任。他表示:「我們目前正在評估已經完成的工作,並確定我們可以發揮影響的領域。未來幾年,我們將努力採取各種措施,為殘障員工及新晉媽媽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與融入機制。這些都是基於員工參與調查而確定的優先事項。」
對於善於與人溝通的黃梓良先生來說,這個角色似乎再合適不過了。他說:「在我的工作中,我需要與來自大學內外的各類人士建立聯繫,彙集他們的專業知識、才能和興趣愛好,以策劃吸引全員乃至社區廣泛參與的精彩活動。」
他最近引以為豪的一個活動是「製造自行車」(Build-a-Bike) 社區項目,在這個項目中,他和團隊成員們召集了人力資源處的125名員工,為莫罕默迪亞福利院 (Muhammadiyah Welfare Home) 和新加坡回教社群發展理事基金 (Yayasan MENDAKI) 的兒童製做了25輛自行車。「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與新加坡國立大學2024年人才節 (NUS People’s Fest 2024) 同時舉行。我們也很高興 Eurokars 集團能加入我們,並幫助我們將自行車運送給孩子們。」
3
追逐「星辰」的步伐
自加入新加坡國立大學以來,黃梓良先生還擔任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教職員競技趣味運動委員會 (Staff Talent in Athletics and Recreational Sports, STARS) 主席一職。該委員會旨在通過一系列年度體育賽事激發員工體育競技精神。
黃梓良先生說:「我在之前的職場以及擔任職業羽毛球運動員期間也承擔過類似的角色,因此當時積累的許多經驗和教訓都可以運用到這項工作上。」目前,他正與委員會成員們共同負責賽事組織、宣傳和後勤保障等工作。
事實證明,STARS 舉行的活動是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各院系教職員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交流互動的好方法。「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在年度賽程表中加入八項運動,包括飛鏢、保齡球、九球、跑步、籃球、室內五人足球、衝刺賽跑,當然還有羽毛球!」他說道。團隊還希望鼓勵更多部門派隊參加這些活動。

▲超過130名選手冒雨參加了2024年6月29日舉行的2024年新加坡國立大學 STARS 長跑活動。

▲黃梓良先生(左)準備向選手們宣布比賽開始。

▲包括黃梓良先生(穿橙色背心者)在內的組織團隊在2024年長跑活動中合影留念。
回顧在 STARS 的工作時,黃梓良先生表示,他的大部分工作內容在於理解基層需求並搭建互動平台。他的業務發展背景,加上在新加坡羽毛球協會和新加坡國家奧林匹克理事會擔任的各種職務所獲得的技能和人脈,都為他取得出色成績提供了莫大的助力。
從零開始啟動新項目有時會極具挑戰性,但黃梓良先生總是像當年征戰羽毛球賽場一樣,滿懷決心迎難而上。「我小時候經常觀看國家羽毛球隊的前輩們刻苦訓練,取得驕人成績。當事情不盡如人意時,他們重整旗鼓,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情景歷歷在目。在我的羽毛球生涯中,這些經驗一直激勵著我,並將繼續幫助我保持動力,實現我今天的目標,」他說。
顯然,羽毛球對黃梓良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塑造了今天的他。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因為他對羽毛球的天賦,他可能會和他的兒時好友、新加坡歌手、作曲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兼商人邱鋒澤 (Kenny Khoo) 一起成為一名成功的流行歌手。不過,他的嗓音是否能像他的揮拍動作一樣有力呢?這就要您來評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