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校化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院(SCBE), Pu Kanyi教授團隊近日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他們利用分子探針技術診斷早期急性腎衰竭的研究。有望將急性腎衰竭的確診時間大幅縮短,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時間。

圖片來源:NTU News
急性腎衰竭是現在醫療系統內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世界範圍內,每年有170萬人因急性腎衰竭死亡。
經過不懈努力,醫務工作者以及科學家們對75%非藥物引發的腎衰竭已經有了快速、精確的早期診斷方法。可170萬中剩下的這四分之一,是由具有腎毒性的藥物所引發的。
遺憾的是,我們用來診斷藥物性腎衰竭的技術大多需要數天,敏感度也較低。這對藥物毒性的評估,以及藥物性腎衰竭救治帶來的極大的困難。

此前FDA所批准急性腎衰竭標誌物,如腎損傷分子1等已經被廣泛報道,但是基於這些標誌物的方法對於Pu Kanyi教授的團隊來說,還是太慢了。
Pu Kanyi教授團隊選擇了腎衰竭早期就會出現的活性氧類物質(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作為標誌物,試圖提前急性腎衰竭的診斷時間。急性腎衰竭所產生的活性氧類物質極其不穩定,在體內難以捕捉。所以Pu Kanyi教授團隊為此研發一種光學分子腎臟探針技術(MRPs)。

圖片來源:NTU News
MRPs由三大部分組成,一個激活後會發光的光學部分,一個遇到與目標分子反應的生化部分以及一個幫助探針通過尿液排出的清除部分,能夠對身體內極其微小的變化進行檢測。
這種技術能在小鼠食用腎毒性藥物12小時後檢測出腎損傷,現行的分子探針技術需要48小時才能做到。除此之外,大部分MRPs探針能隨後通過尿液排出,對人體副作用極低。
Pu Kanyi教授團隊的工作有望將藥物性腎衰竭的診斷時間縮短36個小時,為病患贏得寶貴的時間。

圖片來源: CNA
值得注意的是,參加這項研究的人員都為NTU化學以及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博士後或者博士生,是一項不涉及國際合作,100%NTU出品的高質量研究。著也是Pu Kanyi教授以及我校在相關領域擁有國際話語權的體現。
Pu Kanyi教授於2015年加入NTU,在4年時間內發表90餘篇論文。其中包括一篇Nature Biotechnology, 一篇Nature Materials, 兩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以及數十篇Advanced Materials,JACS,Angew等高水平雜誌,在體內成像技術方面擁有著領先世界的學術水平。


Pu Kanyi教授團隊發表的封面文章以及2019年已發表文章
圖片來源:Pu lab官網
小編髮不到Nature,就只能給在學術一線耕耘的男神們點上一個大大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