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小島上
我們一直有種「優越感」

因為新加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什麼地震、海嘯、颱風
統統都沒有發生過!
讓我們先來看看上天
是如何眷顧新加坡的
沒有地震
最嚴重的一次是
2012年4月的時候
有人感覺到新加坡地震
「我住在黃埔這裡,晃得厲害
我整個房間都在晃,我家住18樓」
其實那不是新加坡地震
而是在印尼附近海域北
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的
芮氏8.6級地震
帶來的震感

印尼的地理位置
非常不幸地落在了
環太平洋地震帶
而新加坡卻奇蹟般的
繞開了這個地震帶
所以發生周邊發生地震
新加坡最多是有震感

印尼的蘇門答臘就像是一個巨大屏障
把新加坡保護了起來
簡直就是被上天眷顧的寵兒
沒有海嘯
2004年的印尼9級海底地震
引起了新加坡對海嘯的重視
新加坡的國家環境局(NEA)
花費130萬新幣
委任南洋理工和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專家
設計了一套海嘯模擬系統
以及應急措施

但研究結果表明
如果印尼和菲律賓發生海嘯
需要10個小時才能到新加坡岸邊
所以新加坡受到海嘯的威脅
幾率也是非常小的
沒有颱風
新加坡沒有颱風的原因
也要歸功於其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北緯1度
也就是赤道邊上
形成颱風需要
不但需要溫度高於26℃的海洋
還要有足夠大的
地球自轉產生的偏向力
暖氣團才能轉起來

而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於零
因為赤道無颱風
所以新加坡無颱風
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覺得新加坡
這種歲月靜好
能夠永遠持續下去
那就錯了
「所有上天給予的饋贈,都暗中標好了價格」
新加坡正面臨著真實的威脅
氣候變化讓新加坡
內憂外患!
內憂:水患頻發
氣候變化帶來的雨水猛增
讓新加坡頻頻受災

2010年新加坡的購物天堂一條街
烏節路發生水患
震驚了全世界

商店被水淹,地下通道裡面全是水
地鐵站進水,列車停擺
行人只能利用以木塊墊高的
臨時通道通過

當時民眾對水災
表現了強烈的自嘲情緒
將PS的圖片紛紛放到了網上
比如在烏節路積水上賽龍舟的照片

不過新加坡政府也吃一塹長一智
自2011年以來投入12億新幣
完成了全島325個溝渠的改善工程
2013年重新修訂了
地面排水系統準則
所有重要道路的地下管道
也都裝有實時的監控系統
一旦有情況發生
馬上就能採取及時的措施

(史丹福地下分水渠)
為減低烏節路一帶淹水隱患而建的
史丹福地下儲水池和分水渠
也在2018年9月正式開始運作

(圖源:早報)
兩個總耗資達2億2700萬元的設施
將可為史丹福水道減輕
約30%的排水負荷量
其中儲水池建於新加坡植物園
旅遊巴士停車場和國家胡姬苗圃
地底28公尺之下
相當於地下十層樓的深度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再也沒有發生過
像是2010年那樣嚴重的水患
但是每年雨季還是會有局部積水

今年雨季把牛車水的
珍珠坊都給淹了
也有很多路段被水浸
雨水多也都是氣候變化害的
根據專家預測
未來新加坡的氣候還會
變得更加兩極化
雨季更多雨水,旱季更干
水患是緊迫需要解決的

因此新加坡宣布繼續
投入4億新幣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
加強改善新加坡的排水系統
外患:海平面上升
除了水患,新加坡還有
一個聽起來遙遠
但是更大的威脅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
海平面的持續上升
四面環水的新加坡
在不遠的未來將會被
「淹沒」
新加坡或許將會是世界上
第一個消失的國家
這正在成為現實!

海平面的上升有兩個主要原因
1)水溫上升,水的體積變大
2)冰川溶解,大海水量增加
這都跟氣候變暖有著直接的關係
早在2012年一項由新加坡國立大學
熱帶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報告顯示
1993年至2009年間
新加坡附近海平面上升速度
平均比全球高一倍
高達每年4.6毫米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表示
隨著全球暖化
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
上升一米或更多已無可避免
一些地勢較低的主要城市
包括新加坡和東京
可能面臨被淹沒的威脅

在模擬的效果圖中
2500年的新加坡
東部和西部低洼的地方將被淹沒
包括樟宜機場!裕廊島!

在海平面上升這件事上
新加坡顯得非常無辜
人口今為560萬的小島國
對氣候變暖的「貢獻」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卻要舉國承擔氣候變暖的後果
為全世界尤其是工業大國
「買單」

憤怒,指責,無濟於事
寄希望於別人停止碳排放
也是不現實的……
新加坡只是一個
無處可退的小紅點

新加坡將繼續投入1000萬新幣
專門用於研究海平面上升
和氣候變化的問題
小紅點也要為人類存亡
做出一份貢獻
1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新加坡早有行動
從燃料油轉向天然氣
天然氣碳排最小
占新加坡電力燃料組合的
95%左右
新加坡政府也實現了
2009年許下的承諾
到了2015年將碳排從常規水平
減少16%
2030年繼續承諾
減少36%

2030年低碳計劃
1.提高能源效率;
2.減少發電產生的碳排放;
3.開發和部署尖端的低碳技術;
4.鼓勵政府機構,個人,企業和社區採取集體行動。
2
加固堤壩
李光耀先生當時接受採訪時
已經表示派人去荷蘭學習
建設攔海堤壩的經驗
新加坡 70%-80%的海岸線
都已經被加固,保護!
堅固的堤壩防止海水侵蝕

2100年,新加坡預測
海平面會上升0.76厘米
別擔心,一條長達1km
高為 0.8厘米
的樟宜海灘附近濱海大壩
在2016年早已落成
保護一方島民安危

2011年把新填海土地的
最低填海水平悄悄地調高了一公尺
而未來的大型基礎建設
如樟宜機場第五航站樓
和大士碼頭也都會建在更高平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