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看上了新加坡小夥伴們的
脫髮量和吸塵器的銷量成正比?
戴森科技,
這個家電業新晉大佬今天凌晨宣布,
要把總部從倫敦遷移到新加坡了!

英國科技公司戴森(Dyson)今天凌晨宣布,隨著公司的亞洲業務迅速增長,它將把企業總部從英國倫敦遷移到新加坡,並會加大投資,開拓亞洲市場和投入新產品研發,特別是電動車。
Dyson表示其位於新加坡科學園的研發中心,規模將增加一倍。

Dyson曾說過: 亞洲人對於旗下公司的技術有「異常的熱情」,約73%的增長都是來自亞洲!
戴森總裁羅溫(Jim Rowan)在公司發布的文告中表示,去年,戴森在英國展開公司最大投資項目,同時也推動在世界各地的科技投資:
「特別是新加坡,以符合戴森產品在亞洲區域的強勁需求。」
他也說,全球顧客要求更高性能產品,因此公司有必要加強運營和科技投資,滿足顧客需求。

Dyson要造車 近年不少人轉用電動車,Dyson亦於去年宣布電動車製造計劃,其董事會更已批准在新加坡建設第一座汽車製造工廠,暫時預計可於2020年完工,預計於2021年上市。
2011年就已進駐新加坡:
Dyson在2011年就已進駐新加坡,成立了一支小型工程團隊,開發高速數碼電機,Dyson稱在新加坡技術中心和先進位造中心的研發團隊,已成功開發出世界領先的技術與專長。

目前,Dyson在新加坡雇有1100名員工。
同時Dyson在新加坡設立的首個汽車製造廠於去年12月動工,預計可於2020年完工。
該公司今天透露,曾在日產(Nissan)英菲尼迪(Infiniti)等汽車公司擔任高管的克魯格(Roland Krueger),將於4月常駐新加坡,負責即將面市的電動車項目。

戴森公司(Dyson) 是英國工業設計師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於1991年所創立,以生產無葉風扇和吸塵機等家用電器聞名。去年,該公司宣布投入2億英鎊(3億5200萬新元)在英國赫拉文頓(Hullavington)成立研發中心與長達16公里的電動車測試場,以進軍電動車市場。(圖片來源:iTECH2)
Dyson發言人曾對於選址新加坡的理由做出了如下表示:
公司在新加坡現有的製造設施及團隊,加上新加坡自身的先進位造專業知識,使其在選址考慮中脫穎而出;
毗鄰高增長市場,豐富的供應鏈資源以及高技能的人才儲備,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雖然新加坡的成本基礎相對較高,但也擁有著強大的技術專長與聚焦,因此它是製造高品質、高科技產品的合適場所。
跨國企業偏愛獅城:
除Dyson外,不少品牌也在新加坡生產高科技產品,英國飛機引擎製造商勞斯萊斯(Rolls Royce)亦在當地設廠生產大型飛機引擎。

圖片來源:EuropaWire
汽車出口方面,新加坡與中國早已簽訂自由貿易協議,有利Dyson攻占中國電動車市場。至於未來競爭對手Tesla,早前則公布將在上海興建電動車廠。
而在去年9月Facebook更是宣布將會斥資10億元美元在新加坡興建其在亞洲的首個數據中心。
新加坡近年吸引了不少科技公司在當地興建數據中心,早前谷歌便宣布斥資8.5億美元在當地興建第三座數據中心。

目前 大約有2.6萬個國際公司立足新加坡,三分之一的財富500強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其中包括了Apple、微軟、Facebook、Google、推特、領英、雅虎、亞馬遜……
新加坡,
不僅是美國、歐洲跨國企業設立亞洲總部的首選地點,
也是亞洲公司進軍全球市場的平台。
那麼面對著獨寵獅城的「大佬們」,
在新加坡的同學如何才能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