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視頻致辭中向全國人民展示了他對國家未來的願景:他希望新加坡能夠成為一個為實驗和停頓留下空間的社會,讓每個人都能夠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黃循財總理表達了他對於建立一個更加靈活和寬容的社會的渴望,這一願景的核心是拓寬成功的定義,讓社會更加包容和多元。「我和我的團隊想建立一個社會,為你轉彎、側步、減速、停頓、實驗和異常值留出空間,」他的這番話不僅是對新加坡人的承諾,也是對未來的展望。

圖源:FACEBOOK
在過去,新加坡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可能過於狹隘。黃循財提到了5C標準——現金、汽車、信用卡、公寓、鄉村俱樂部——這些曾經被認為是成功的標誌。然而,這種定義可能會導致社會上的競爭變得過於激烈,人們為了追求物質上的成功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生活方面。
拓寬新加坡社會對成功的定義
黃循財指出,狹隘的成功觀可能會導致焦慮和壓力的增加,並將這種壓力傳遞給下一代。他希望新加坡能夠超越這種定義,認識到成功有多種形式,不僅僅是學歷和物質上的成就。他強調,每個專業和領域的工人都應該得到尊重和重視。

圖源:FACEBOOK
黃總理在致辭中提到,他收到了眾多年輕人的反饋,他們對於新加坡人的成功觀提出了質疑。他們希望成功不僅僅是基於學歷和物質成就,而是能夠更加廣泛地考慮每個人的技能和才能,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茁壯成長。這種對於成功的重新定義,是對新加坡傳統價值觀的一種挑戰,也是對更加包容和多元社會的渴望。
然而,黃循財也承認,要實現這樣的社會並非易事,他分享了自己在政府部門工作時的經歷,曾經因為不斷的競爭和比較而感到壓力重重,甚至想要離開,這種經歷讓他更加理解那些在傳統成功標準下可能感到不被認可的人們的感受。
黃循財也用自己的經歷來鼓勵人們。他坦誠地表示,自己並沒有上過頂尖的學校,而是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完成了本科學習。他利用了自己的機會,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力。他說:「沒有必要把自己擠進我們本來就不應該裝進去的盒子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節奏。」
他進一步指出,有時候,即使人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可能無法獲得他們期望的結果。無論是學校的理想位置還是組織中的最高職位,這些都是有限的資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努力沒有價值,或者他們不是成功的。相反,成功應該被定義為個人的成長、對社會的貢獻以及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和自豪。

圖源:CNA
黃循財的這番話,不僅是對新加坡年輕人的鼓勵,也是對所有新加坡人的啟示。他希望每個人都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不受傳統成功標準的限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通過這樣的努力,新加坡將成為一個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社會,一個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位置並實現自己潛能的地方。
捨棄5C標準,新的新加坡夢是什麼
在這個新的願景中,新加坡人被鼓勵慶祝各種成功,尊重所有形式的工作,並且不害怕嘗試新事物。黃循財提到,社會應該對不同的職業持開放態度,而不是僅僅將聲望附加到某些特定的職業上,這種多樣性的尊重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找到成功之路。

圖源:ST
要實現這樣的社會,需要新加坡人的心態發生轉變。黃循財承認,他自己也在職業生涯中感受到了與他人競爭和比較的壓力。但是,他通過遇到導師和重新找到工作目標的經驗,認識到了成功不僅僅是個人成就,更是如何幫助他人和共同進步。
他希望新加坡人能夠從「零和競賽」的心態轉變為互相欣賞和支持。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同時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興。在重新定義成功的道路上,新加坡面臨著挑戰和機遇,黃循財認為社會需要為大器晚成者和那些經歷失敗後重新站起來的人提供空間,這種包容性將鼓勵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不是被社會的期望所束縛。
通過拓寬成功的定義,新加坡不僅能夠建立一個更加和諧的社會,還能夠激發更大的創造力和活力,這是一個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位置的社會,一個讓夢想成為現實的社會,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的這番願景,無疑為新加坡社會的未來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