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新加坡隨處可見的樹,沒想到還有那麼多作用,網友「FlowLiu」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這個小知識,
以下為網友全文:
當你落地新加坡,出了樟宜機場的航站樓,開啟正式的花園城市探索之際,一定會被機場快速路兩邊鬱鬱蔥蔥的傘壯大樹所吸引。而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含羞樹」——RainTree,漢語叫做雨樹或雨豆樹。

RainTree最吸引人處之一,便是這種樹的強大儲水能力——它的樹葉長約4厘米,在天空下雨和夜幕降臨之時,葉子會捲成小卷,把水汽凝結。雨過天晴和旭日東升之時,葉子又會慢慢舒展,把儲存的水滴滴灑落。這種「害羞」的大樹,活脫脫的像一顆大號的含羞草。在很多時候,它的水滴會滴灑在行人身上,不知情者還以為是滴滴甘霖由天而降呢。如果你在漫步,被它的雨水所砸到,不要害怕,這是它代表新加坡對你作出的歡迎之舉。

而在晴天,烈日當空,炙烤皮膚,雨樹又能完美的遮住驕陽。讓你我躲在樹蔭下幾乎曬不到太陽,真是體貼入微,男友力滿滿。怪不得這種大號含羞草、動態儲水機、天然遮陽傘和好運發財樹,能深得新加坡人喜歡。入夜凝聚水汽,日出落水生財,這種神奇能力,誰又不為之傾倒?所以在新加坡它被奉為國樹,又稱為發財樹。新加坡20分的銀色硬幣上,印刻的就是它呢!

雨樹原本是生活在南美洲沙漠邊緣的一種高大喬木,原產地厄瓜多,拉丁文名字samanea saman merr(其在秘魯和委內瑞拉境內也大量種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南美考察訪問之時,對它印象深刻,十分喜歡。因為這種樹喜光濕熱、耐旱、耐瘠薄,粗生、長速快。憑藉著這典型的吃苦耐勞型「樹格」使得它經過新加坡科學家的層層評審,被認為是能完美的適應獅城的氣候與土壤的喬木。

從1975年起新加坡開始大規模引進雨樹,這讓它成為如今獅城路邊隨處可見的「守衛兵」,使得新加坡這個「大螃蟹」變的更綠。(據風水大師講,新加坡地形圖像一隻螃蟹,綠色螃蟹是活螃蟹,更有活力;而露出黃土的螃蟹,多半是被紅燒,而沒有了生機了。)目前其在新加坡總數量有超過110萬之巨。而且棵棵樹都有特定的ID,可以被遠程電子化檢測健康情況,身份尊貴無比。



說到雨樹,另外一種讓我心生歡喜的點就是——流蘇玫粉花。它條縷清晰,絲絲挺拔,整體呈現嫩嫩的玫紅色,組成單生或簇生,直徑有5-6厘米。當微風吹過,縷縷花梗便在風中搖曳起舞,活脫脫就是朝天開放的合歡花,又像極了豆蔻少女長長的睫毛——甄嬛和葉瀾依的審美還是在線的。

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花期短暫,只在8和9月開放。如果你不曾為她駐足、不喜歡細細觀察,那麼即使你在新加坡十年,也不見得能一睹它的芳容。

雨樹在中國也不算稀有,中國台灣、廣東的廣州、福建的廈門、海南的儋州(瓊海和樂東)和雲南的西雙版納都有引種栽培。在太平洋國家的島嶼和、牧場、道邊和公園也很常見。但有意思的是,在萬那杜和斐濟群島,雨樹卻被當成入侵物種從而不受待見——可見同種不同命這種事不僅僅存在於人類世界,植物也難逃此劫。
在國內懷才不遇卻在新加坡大展拳腳的奮鬥者們,下次看到路邊的雨樹,不要害羞,記得上去打個招呼,相互勉勵喲!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Flow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