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業掀裁員潮 分析:本地市場仍需科技專才

圖: iStock
全球科技巨擘紛紛掀起裁員潮,但分析師預計,隨著各行各業正在尋求數碼轉型,科技業仍有增長空間,因此本地還是需要科技專才。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Ng Weiyi指出,隨著通貨膨脹和利率攀升,加上冠病疫情後的形勢變化,一些科技企業變得更加謹慎理財,不再因為擔心失去人才而四處招聘,包括那些高度依賴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融資的金融科技起步公司。
Momentum Works首席營運員Yorlin Ng強調,科技領域的裁員程度並不統一,取決於具體公司的長期戰略。
「例如,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保留了他們的業務發展團隊,以繼續管理客戶;有的公司則削減了『非核心』職能,但仍然保留了戰略技術團隊(如人工智慧),以便在當前的危機之後保持競爭力。」
更多科技專才可供市場雇用
分析員認為,科技業大幅裁員後,市場上出現更多科技專才可供雇用。
對傳統上不被視為科技公司的企業如銀行而言,科技公司裁員是個好消息,這為求職者帶來一絲曙光。因為銀行紛紛尋求深化數碼能力,加上非科技公司和起步公司也想要創新,也給科技就職者新的就業機會。
舉例來說,華僑銀行的技術團隊規模,在過去兩年翻了一倍,比如增加了區塊鏈、人工智慧和擴增現實等新興技術領域的團隊。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招聘1500名技術崗位人員,比如應用開發人員、網絡安全專家、區塊鏈專家和數據科學家。
大華銀行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人Dean Tong說,大華銀行計劃在今年招聘2700多人,其中500人從事技術和數據工作。
星展銀行表示,它還在繼續招聘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的關鍵職位,以及網站可靠性工程、區塊鏈和雲計算。
科技專才應與時並進保飯碗
儘管如此,在求職者眾多的情況下,僱主就能決定雇用條件,意味著員工可能會獲得更少的加薪額。
根據科技專才平台NodeFlair發布的報告,去年本地軟體工程師的薪金平均上漲了22%,但今年則 「相對持平」,最多只有個位數的增長。
該平台聯合創始人Adrian Goh說,這是因為創業資金的放緩、裁員和凍結招聘,以及加密貨幣處於 「熊市」 等因素。有鑒於此,他認為科技專才不應該期望太高的加薪額。
「我們需要轉變心態。我們不再處於『免費資金』(free money)公司在爭奪人才時非常積極的市場。」
Yorlin Ng則建議科技專才與時並進、提升技能,還得放眼未來,例如加入那些在五到十年內有巨大增長潛力的部門。
「對於真正想建立一個有競爭力長期職業的年輕人來說,大規模的科技公司往往不是最好的地方,因為它們在流程和職業發展前景方面,往往比傳統企業更僵化。」
自從今年6月開始,電商巨頭 Shopee已經展開三輪裁員行動,包括送餐和線上支付團隊的員工。
而在最近,社交媒體Facebook母公司Meta在全球範圍內解僱了1萬1000多名員工,包括在新加坡營銷和工程等部門的數十名員工;推特則削減了全球一半或大約3700名員工。
此外,有報道指出,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Amazon)也計劃裁減1萬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