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因意識形態競爭和分歧而面臨分化危險的世界,將雙語能力作為建立身份認同的根基,比過去任何時候更重要。
教育部長陳振聲昨天(11月24日)在李光耀雙語基金成立10周年紀念活動上,指出我國推動雙語教育的重要。他說,世界因意識形態、文化或治理制度上的競爭和分歧而面臨分化,因此新加坡更應發揮獨到之處,彌合分歧,與世界不同地方、擁有不同觀點的人建立聯繫。
隨著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在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變得更強大,雙語能力也將鞏固新加坡人了解這些地區,與它們聯繫並發揮影響力的能力。
陳振聲也說,在不同意識形態、觀點和價值體系相互爭鳴的世界裡,我國的雙語能力不只是對特定語文的認識,也為新加坡人提供一套界定身份認同的共享價值觀和觀點。
「否則,我們可能不知不覺被牽扯進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的文化競賽,或是受外部勢力影響,誘使我們簡單地在本地『即插即用』,卻沒有好好了解我們自己的環境和需要。」
陳振聲說,我國在推行雙語方面的努力不止於鼓勵和促進新加坡人學習和掌握作為工作語言的英語以及各自的母語,更是打造新加坡人特殊身份的承諾,讓新加坡人能理解和彌合跨文化差異與相互競爭的觀點和意識形態。
提及我國推行雙語政策的初衷時,陳振聲說,政府尋求以我國的多元根源為基礎,汲取各項優勢,為年輕的國家塑造具前瞻性的共同身份。因此,我國既以英語為所有人的共同語言,也通過雙語政策保留豐富多元的文化遺產,塑造共同價值觀和觀點。
「比起許多其他社會,這可以說是較難走的道路。然而,無論是單語政策或缺乏共同語文的多語政策,都對我們無益。但我深信,我們的雙語政策道路值得我們努力。」
李顯龍總理也通過預錄視頻向基金表示祝賀。他說,新加坡的雙語政策維持了超過半個世紀,取得良好成果。學習兩種語文雖然不簡單,但經過我國教育體系的新加坡人為自己付出努力而感到欣慰。走出國門的新加坡人也認同雙語基礎帶來的好處。
李總理說,建國總理李光耀由衷相信,雙語政策對新加坡的成功至關重要,每個孩童應及早開始雙語學習,而李光耀雙語基金將為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起到催化作用。
李光耀雙語基金設立至今,共支持了近200個項目,撥款2700萬元。基金支持的項目包括工作坊、表演、書籍和多媒體資源,惠及幼童和青少年。基金也與超過120個夥伴合作。
雙語基金將繼續支持開發適合使用者年齡、符合新加坡語境的資源。也是雙語基金主席的陳振聲說,除了支持內容創作,基金接下來也計劃探討和鼓勵用戶創造內容,並通過更多渠道讓新一代教師、家長和學生接觸到這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