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的當務之急:應對新加坡及東南亞國家的海平面上升

2023年01月21日   •   9747次閱讀

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已逐漸開始對數百萬人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居住在東南亞地區的城市居民。然而,各國政府並沒有立即採取措施來應對這一迫在眉睫的風險。出於對經濟的考量或其他高優先級的問題,政府延緩了執行應對海平面上升的措施。同時,許多國家也還仍未從過去兩年全球新冠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中恢復過來。

新加坡進入緊急狀態

氣候變化正對人們的生活和生計產生諸多不利影響,並將持續對人類構成更多的威脅和挑戰。在新加坡,人們正在應對持續上升的氣溫、更強的降雨和不斷上升的海平面的挑戰1。氣候變化帶來了多重挑戰,而海平面上升是其中最緊迫的問題,因為新加坡是一個地勢低洼的島嶼國家。

儘管新加坡的碳排放量僅占全球碳排放量的0.11%左右2,但新加坡政府已承諾大幅減少碳排放。在新加坡,政府目前已成功落實多項減排計劃,如從碳密集型燃料油向天然氣的能源轉型、提高能源效率、採用低碳技術和實施碳稅等。除了減少碳排放,新加坡還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適應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為了建立一個有助於新加坡長期發展的可持續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還應該放在減緩和適應措施上,因為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極端天氣也會隨之而來。

在新加坡生活,持續上升的氣溫很大程度上意味著需要更頻繁地使用空調來抵抗高溫,但這將會需要更多的能源來維持3,這也會使新加坡的氣候條件進一步惡化。鑒於新加坡在2040年之前面臨缺水的風險最高4,長期乾旱等極端天氣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威脅。

與乾旱相伴而來的是另一種極端天氣:強降雨。2021年8月24日創下了1983年以來新加坡8月降雨量的新高5。強降雨之後,山洪暴發的威脅也就隨之而來。在這個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其城市排水系統不堪重負時尤其容易引發洪災。新加坡至少有30%的土地面積(包括中央商務區)海拔低於5米6。

解決「迫在眉睫的棘手問題」

如果不及時採取適當的適應措施,海平面不斷上升將對新加坡經濟產生劇烈衝擊7。為了應對海平面上升和可能發生的洪水威脅等災害,新加坡已採取措施以保護海岸、保護水庫免受海水入侵、改善排水和防止洪水泛濫。

海平面上升是一個「迫在眉睫的棘手問題」8,因為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政府沒有集中和有力地解決這個問題。雖然一些國家可能出於經濟權衡或優先考慮其他問題(比如新冠疫情)而推遲了適應措施的實行,但海平面上升不能留待下一代來解決,因為那時經濟成本已經太高且為時已晚(參見圖1所示)。

▲圖一:關於海平面上升影響的概述

在整個東南亞地區,數百萬人將因海平面上升受到影響9。房屋、農田、城市都可能會因此消失,數百萬人可能會流離失所。各國政府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以應對海平面上升造成的負面影響。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建造海堤的問題。適應措施需要因地制宜和運用大量專業知識。

推動東南亞地區倡議

新加坡政府已認識到,了解氣候科學和氣候變化適應方案至關重要。同時也認識到研究證據可以更好地整合政策舉措,以深化決策和規劃戰略,擴寬其廣度。於是,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研究海平面上升和其適應措施。新加坡已實施海岸保護計劃,其中包括兩項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新加坡應當和其他國家分享應對海平面上升的方法,除此之外,有必要在東南亞地區(Southeast Asia, SEA)提升民眾對海岸的保護意識,其積極意義正如近年來提出的環境、社會及治理(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倡議10。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了解政府的責任與擔當,這樣才能創建和加強適當的合作和聯盟平台,以應對「迫在眉睫的棘手問題」這一威脅。

採取三管齊下的方案來應對海平面上升是積極應對未來挑戰這一規劃的良好開端。政府可以通過普及公共教育和促進民眾觀念轉變來讓民眾了解海平面上升的不利影響,從而可以在提升民眾意識的基礎上構建更大規模的知識網絡。如此一來,政府將能夠定出便於民眾理解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也能獲得更多民眾的支持。同時,這將是一個歸政府所有、可藉此擴充技術專家網絡的理想紐帶,專家們還可以通過合作機會擴展知識並積累用於規劃和設計的研究證據。

三管齊下的解決方案如圖2所示,以下三個方面都需要有所加強:

▲圖2:幫助東南亞國家應對海平面上升

在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IES)或其他機構可以為東南亞國家提供所需的知識和專業建議,以應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危害。

參照三管齊下的解決方案,IES能夠提供在新加坡本地的獨特解決方案包括:

1.知識方面:新加坡已經舉辦了許多可持續發展活動,如「生態繁榮周」和可持續發展報告峰會11。IES可以利用現有的知識網絡,更全面地提升人們對東南亞海平面上升問題的認識。

2.能力提升: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或IES可以和新加坡的海岸保護機構——新加坡公用事業局(PUB)合作,為那些希望培養治理能力、同時吸取新加坡應對海平面上升先進經驗的各國人士提供培訓。為了確保培訓項目長久進行,IES可以利用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廣闊的專家網絡和充足的研究證據來提供小規模的課程。

3.技術建議:IES可以作為顧問,與行業專家進行合作,為有興趣實施海岸保護計劃的政府提供專家技術建議。行業專家包括新加坡的政府機構、氣候科學家或熟悉海岸保護項目的私營公司。

本文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水政策研究所2022年論文寫作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作者是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就讀公共行政碩士(MPA)的Daphne Quek Yi Ching。

1.《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氣溫升高和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發生更多變化》,2022年3月25日訪問,網址:https://www.mse.gov.sg/resource-room/category/2021-08-09-press-release-ipcc-findings-more-changes-in-extreme-weather-events/;

2.《氣候變化》,2022年3月25日訪問,網址:http://www.mfa.gov.sg/SINGAPORES-FOREIGN-POLICY/International-Issues/Climate-Change;

3.Audrey Tan,2019年是新加坡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2010年至2019年是史上最熱的十年,《海峽時報》,2020年1月16日;

4.Richard Hoo,系統管理新加坡的用水需求,《國際水資源開發雜誌》36,no. 6,出版於2020年11月1日,p879–887,https://doi.org/10.1080/07900627.2019.1684245;

5.8月24日雨量超過1983年同月紀錄,《今日報》,2021年9月26日訪問,網址:https://www.todayonline.com/singapore/heavy-showers-aug-24-surpass-previous-record-same-month-1983;

6.氣候變化的影響及其適應措施,2022年3月25日訪問,網址:https://www.nccs.gov.sg/faqs/impact-of-climate-change-and-adaptation-measures/;

7.除非我們做好準備,否則海平面上升的經濟代價將比我們想像的更大,《科學新聞》,2020年2月21日,網址: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climate-economic-costs-rising-seas-will-be-steeper-than-thought;

8. Kelly Levin,Benjamin Cashore,Steven Bernstein,Graeme Auld,克服迫在眉睫的棘手問題引發的的悲劇:約束我們未來的自己以改善全球氣候變化,Springer Science,2012,https://doi.org/10.1007/s11077-012-9151-0;

9.衛星圖像研究:東南亞數百萬人面臨海平面上升的風險比以前想像的要多,亞洲新聞台,2022年4月29日訪問,網址: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sustainability/sea-level-rise-southeast-asia-satellite-imagery-climate-change-1989406;

10.普華永道在新加坡設立亞太永續發展卓越中心,2022年4月29日訪問,網址:https://www.edb.gov.sg/en/about-edb/media-releases-publications/pwc-launches-asia-pacific-centre-for-sustainability-excellence-in-singapore.html;

11.可持續發展,Visit Singapore官方網站,2022年4月29日訪問,網址:https://www.visitsingapore.com/mice/en/plan-your-event/sustainability/。

文章來源:Global-is-Asian,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作者:Daphne Quek Yi Ching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內容來自於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官方機構觀點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