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家庭結構和生活安排的改變,新加坡也開始面對社會高齡化帶來的問題。
隨著新加坡年長人口增長,加上家庭結構和生活安排的改變,獨居年長者人數在10年內增加了一倍,從2012年的3萬多人攀升至去年的6萬多人。
《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說,年長者的孤獨感會對預期壽命和健康造成顯著影響,而這個問題不僅限於獨居年長者,值得關注。
隨著人們壽命延長和生育率下降,各國65歲以上的人口增長比其他年齡層快得多,未來料將持續增長。
為減緩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影響,美國國家醫學院委任多個領域的國際專家組成委員會,制定「健康長壽全球路線圖」,以推動公共衛生體系和全社會的努力,在2050年實現健康長壽的願景。
王瑞傑在美國國家醫學院的「健康長壽全球路線圖」亞洲推介峰會上也說,新加坡必須採取以人為本的全面策略來促進年長者的健康。
他認為,很多人仍從「銀色海嘯」(silver tsunami)的角度看待老齡化,認為這將對社會造成沉重負擔,僱主對員工年齡歧視的問題也普遍存在。
他強調,雖然立法有助於解決問題,但更根本的解決方案是讓僱主意識到,為年長員工提供機會不是在「行善」,而是對企業有益處的做法。
王瑞傑說,新加坡希望打造「無齡城市」(City for All Ages),即使是身體或認知能力較弱的年長者,也有信心繼續外出,積極活躍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