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一個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中,社區發展也應當有可持續的發展眼光。保護自然資源,節約能源,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滲透到社區建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步驟中,是未來可持續發展城市中的新模式。
在新加坡裕廊湖區,一個滿足節地、節水、節能、改善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形成社會、經濟、自然三者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理想居住地正在誕生。作為新加坡第二個CBD,裕廊湖區將打造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城市典範,未來發展項目將爭取在2045年左右達到凈零排放。
01 超40%土地為綠色空間
裕廊湖區在規劃之初,就將超過40%的土地將作為綠色空間,其中包括建設中央公園,將周圍鄰里中心和裕廊湖連接起來,讓未來居民享受更宜居的環境。
裕廊湖公園是裕廊湖區中最主要的公園之一。該公園生態系統豐富,既種植了大量的樹木、灌木和花卉,展示了豐富的植物多樣性,也因為有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吸引了眾多鳥類,成為鳥類的天堂。公園中的花園和植物還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棲息地,昆蟲在這裡也隨處可見。暢遊在此,不僅有自然的生態美景,還可以和動物植物親密接觸,共譜一曲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詩篇。

02 新發展項目需要補回流失綠地
根據裕廊湖區的規劃,湖區內所有的新發展項目都必須達到百分百的綠地替代(Landscape Replacement),即補回所流失的綠地,並可通過種植地面花卉、垂直綠圃、綠化屋頂和空中花園等滿足要求。
新地段內所有新發展項目也必須包含中央庭院(Central Courtyard),至少20%的占地也必須劃為開放空間,25%的庭院面積也得作為植樹用途。同時,所有建築在二樓至六樓之間的平台層( podium roof level)也要種植綠植,形成街道以上的綠色公共空間,設在不同大樓的平台花園也須銜接起來。
03 街道設計降低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是近年來增加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人為原因,城市地表的局部溫度、濕度、空氣對流等因素被人為改變。而為了應對,降低城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Effect),裕廊湖區的新地段的街道設計提出了要確保地面的公共空間具有充足的遮蔽。未來,整個社區將通過多植樹以及在所有街道建設有蓋走道等達到這一要求。同時,裕廊湖區內的所有新發展項目都可使用區域供冷系統。

04有效開展垃圾回收工作
作為未來規劃新引進10萬人口的社區,生活垃圾的排放也會決定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裕廊湖區也會採用氣動垃圾輸送系統(Pneumatic Waste Conveyance System),以更有效率地展開垃圾收集和回收工作。
05 倡導綠色出行
車輛的碳排放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需要改善的一大問題。為實現減少用車的願景,到2035年,裕廊湖區提出至少85%的出行將通過行走、騎行和搭乘公交的方式完成。
新地段內也會設有三個優先暢行廊道(Transit Priority Corridors),有助巴士往返裕廊東綜合交通樞紐,鼓勵人們使用公共運輸出行。湖區也會使用和運營能源更清潔的巴士,包括最遲在2030年,採用全電動巴士,提供支線巴士服務。
新地段的所有街道也會設2.5米寬的自行車道,自行車道會和行人道和有蓋走道分隔開來,加強安全。

06 嘉湖庭樹立綠色生活標杆
整個嘉湖庭小區內的可持續方案與建設,也映襯著區域內的項目並與其同頻共振。嘉湖庭項目在建築設計、生活方式中,也積極秉持與自然和諧共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倡導更加綠色生活的標杆,以更加綠色的生活方式引領更高階的生活品質,與整個湖區融為一體。
裕廊湖區域內存在多條別具一格的森林特色景觀道路。這些路段皆以其豐富的綠化景觀而聞名,道路兩側栽種了高大挺拔的木麻黃,經過數十年的成長,形成了天然的綠色走廊。沿著道路兩側還種植了各種其他品種的樹木、花卉和灌木,到處都是讓人心曠神怡的自然氛圍、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小區內栽種的樹木多達十數種,與道路相得益彰,融為一體。構成了區域內碳排放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
嘉湖庭擁有由新加坡建設局(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Authority)認證的超低能綠色建築標誌白金級認證(Super Low Energy Green Mark Platinum),這也是新加坡綠色建築評估制度中的最高級別認證。
作為該認證的住宅建築,嘉湖庭通過採用高效能源系統和節能措施,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這不僅有助於減少對傳統能源的需求,還可以顯著降低能源成本,減輕建築物的運營負擔。項目具有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統,包括採用節能照明、空調、電器設備和系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系統,以減少能源消耗。嘉湖庭可為業主節約60%能源消耗,提供環保節能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活。
*項目採用了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對環境產生較小的影響。通過減少碳排放和資源消耗,綠色建築有助於緩解氣候變化和環境壓力。與整個裕廊湖區融為一體,共同踐行節約能源的綠色環保理念。
*60%單位都達到了自然風流通效果,通過良好的通風系統和材料選擇,提供更健康、更舒適的室內環,改善居住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更多的使用自然風不僅可以保持身心愉悅健康,更能減少電力系統能源的消耗。整體降低了裕廊湖區的電力供應負載,降低了碳排放,更加綠色環保。
*小區內目前有4個充電樁車位,並通過改造可以配備50個充電樁的車位,達到使用電車綠色出行的目的。綠色清潔能源,有效減少化石能源對環境污染。減少化石污染,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環保愉悅身心。
*在嘉湖庭項目的樓頂,建設光伏太陽能發電系統,以此來幫助公共區域照明,節能30%-40%,並通過環保照明和綠色空間貫穿建築設計,保護周遭自然生態系統,與野生動植物和諧共存。光伏與更高效的能源轉化系統結合,共同組建起區域綠色照明矩陣。可以有效降低整體區域的能耗指標。
*每個單位也配備高效節能電器,將可持續性建築理念體現在生活的每處細節。與裕廊湖區一起,踐行與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近年來的全球話題。2021年2月,新加坡政府公布了「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制定了未來10年的綠色發展目標。裕廊湖區和嘉湖庭的建設,也為新加坡乃至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了資源效率、保護環境、健康舒適和社會責任的目標,在保護自然的同時,為居住者打造了一處享受高品質生活,通向更加綠意盎然未來的美妙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