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跨國婚姻是很常見的事情,有多常見呢?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早在2013年的時候,新加坡的跨國婚姻就已經達到了全國婚姻總數的4成,也就是說每10對夫妻中,就有4對跨國戀夫妻。
僅在2013年結婚的2.18萬夫妻中,配偶一方為外籍的夫妻數就達到30%,高於2003年的23%。

近年來,這一數據也在逐步攀升,我們的身邊也有越來越多跨國婚姻的例子。
最近疫情的發生,也將跨國婚姻的一些問題暴露出來。
一般來說,本地居民和外籍配偶結婚之後,在獲得永居居民身份之前,需要給配偶申請短期或者長期探訪准證(LTVP)才能生活在新加坡,一般是3個月到2年不等的時間,期限已到就需要延期或者離境。
那如果申請被拒呢?
本地一對跨國夫妻,妻子是本地人,丈夫是外籍,兩人是在2年前網上認識的,隨後發展成情侶,並於今年1月結婚。

妻子本來只給丈夫申請了短期探訪准證,因為丈夫還要偶爾回到自己的國家處理事務,所以就暫時擱淺了申請長期准證的計劃,誰知道疫情爆發了。
疫情爆發後,夫妻兩人商量暫時留在新加坡比較安全,等到疫情過後再做打算,可是這都已經大半年過去了,光是延長准證的申請就提交了5次之多,每次等待的過程都十分忐忑,因為一旦被拒,丈夫就必須馬上離境,夫妻二人需兩地分居,至於丈夫何時能回新加坡,就不得而知了。
疫情導致了許多人不能像以往一樣來去自如,如果沒有合法的准證,有的人可能連自己孩子的出生都要錯過。
來自歐洲的Daniel與自己的妻子分居兩地,一個在新加坡,一個在歐洲,平時兩人也經常見面。

妻子在今年1月懷孕,兩人很開心,但是疫情發生了,Daniel就無法入境新加坡陪伴妻子,直到6月份阻斷措施結束後,他才輾轉從英國入境新加坡,經歷了漫長的隔離期才見到自己的妻子。
由於自己持短期准證入境的,原本是9月到期,但是妻子的預產期在10月,所以他必須申請延期,不然就無法看到孩子出世。

Daniel回憶這種等待的過程,還是心有餘悸,十分害怕准證被拒,但是最終拿到的結果也只有延期30天。
今年2月到7月,移民與關卡局共接獲8395分外籍配偶延長短期探訪准證的申請。其中大約2.8%的申請被拒。
儘管被拒比率不高,但部分網友認為,各國推行的旅遊限制,使得他們無法像往常一樣來去自如;加上短期探訪准證持有人回新時必須獲得SafeTravel通行證,因此,他們也未必能順利重返新加坡。

結婚之後拿長期准證在新加坡生活的外籍配偶不在少數。
有一對夫妻,丈夫是外籍,和本地的一名女子婚後的十幾年都是一直拿長期准證生活,並沒有申請永居居民身份或者是公民。
兩人婚後也沒有生育,生活還算幸福,但是直到有一天妻子突然得疾病去世,丈夫作為法定的配偶雖然可以繼承兩人共同購買的組屋,但是因為沒有合法的本地身份,只能在長期准證到期後離境新加坡。

作為一個在本地生活了十幾年的人來說,要割捨掉這裡的一切離開,回到自己的國家重新開始,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論身份的重要性啊!
ICA在審批准證和永久居民申請的時候,要考量也會考量申請者是否有不良記錄、結婚時長、是否有孩子、本地配偶是否有能力資助有關家庭等。

而且新加坡的PR申請一直都是比較謎一樣的存在,這就導致很多人申請過程拉的非常長,為了圖方便,就拿長期准證生活,但是一旦有意外出現的時候,問題就暴露了。
大家在結婚之後還是要從長久考慮,宜早不宜遲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