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勞,汗馬之勞。其實馬勞是馬來西亞外勞的簡稱。當還在馬來西亞的時候,總覺得馬勞這個詞,聽了很心酸。來了新加坡親自當馬勞 才知道馬勞真的不容易! !
馬勞分為好幾種;有在新加坡租房的,有每天來回的,有每星期來回的,也有一年回一次的,有打算留在新加坡的,更有很多以後年老要回馬退休的。
有千萬種的方式來到新加坡做工,可是大家漂洋過海來的原因 應該只有一個吧 – 那就是 賺錢,賺新幣,賺3倍的兌換率,用自己的時間買家人的安康。

我想在新加坡做工的你,肯定經歷過關口 開演唱會的情況吧。過了關口怎樣都得花上好幾個小時,尿急的時候也只能忍尿!過了關卡,才發現巴士跑了,又另外一輪等待。當然不想等的,也有人走路過「橋」。
父母在新加坡做工,孩子留在馬來西亞養,這是最普遍的家庭寫實。
因為自己本身也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是阿公啊嫲帶大的Kampong孩子。住靠近點的父母還能每個周末回來,不夠錢的就只能每個幾個月回一次。
所以馬勞真的不容易,那種心境,是新加坡人無法了解的。想念家鄉的親朋好友,美食和樂趣,一方面又因為留在馬來西亞無法賺取對等的收入,那種矛盾~真的很令人痛苦

意示圖
不過也很感恩新加坡,因為離家讓我更珍惜我的家人。也是因為新幣,讓我能夠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如果剛畢業選擇在馬來西亞就業的話,也許現在的我過得很快樂,可是我的儲蓄應該也不多。說到底做馬勞就是用時間買錢買以後的日子。
馬勞都會特別珍惜可以和家人的日子,尤其與父母家人相處的時間,因為我們都在與時間賽跑。雖然總會想,等我賺夠了存夠了就不幹了回馬來西亞去了?。
可是,可是太多的可是。所以也很多人,可是可是就這樣在新加坡待了一輩子。
錢永遠賺不完,別人的生活總是比較好,永遠覺得別人賺的比較多,日子過得比較好。

但人比人氣死人,比來比去其實意義也不大。過好自己的時候,知足常樂也許就是我們身為馬勞應該有的心態吧。
來分享看看,你在新加坡的經歷吧。
很感慨自己還能用時間換金錢,有很多人連給予時間的機會都沒有,連賺錢都不用談了。
有個朋友說過,有工作有糧出已經很好了,有些人失業,連餬口的機會都沒有。
當你有工作的時候,就會嫌棄工作的各種壓力,同事是非八卦。當你沒工作的時候,排山倒海的亞歷山大接踵而來…
祝大家賺更多的錢的同時也有時間回家陪陪家人….
來自:馬勞撈金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