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新加坡福南街傳承百年的牛肉麵正式關門停業。

圖片來自網絡
第四代傳人陳巧如說:「因為我堅持用手工準備食材,也正因為我這一堅持,牛肉麵才能保留原有的古早味。聘請外國員工的限制多,人手難請是我結束老招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圖片來自網絡
看到這裡真有點著急,為什麼不從中國請一個人呢?我們中國吃面有上千年的歷史,中國面的做法和技巧無與論比,中國人做麵條的人員,多如牛毛,怎麼會供應不起一個老店?
首先這是不是一個國外華人與祖國斷代的問題?有一句話「離開故土的牡丹,還能嬌艷多久?」那些下南洋的先輩們帶去的祖國文化,在傳承中受到各種各樣的環境限制,傳留下的原素,逐步消減,幾代過後,幾乎聯繫不到中國本土的滋養了,沒有新鮮血液的加入和繼承,未免走向消亡。

圖片來自網絡
另外,此牛肉麵,可以得百年傳承,還是能說明牛肉麵在外被接受的程度,假如現在接上這口味,是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呢?據了解,此牛肉麵的第一代人是在1911年從汕頭去南洋的,那麼它的口味差不多應當是汕頭附近的美味了。

圖片來自網絡
這故事有一個細節,說明,人們對手工製做還是比較受寵的,而我們中國手工做麵條的各類也是繁多,比如,刀削麵,拉麵,揪面,還有那種邊跳舞邊拉麵的表演,那個拿出去估計也是吸引不少人呢!國外不是到處流行調酒師花樣表演嗎?拉麵也可以到處去表演啊!不僅好吃還好玩。
看來中國麵條還有待中國人繼續發揚。看到此刻的你,有什麼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