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真的是被逐出馬來西亞的嗎?邊旅遊邊看新馬分家的歷史

2024年10月23日   •   4617次閱讀

現代新加坡有被忽略的歷史:1963年8月在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之前,李光耀單方面宣布新加坡脫離英國統治,獲得自由解放。1963年,新加坡作為獨立的國家存在了15天。

1965年新馬分立的所有準備工作都是新加坡個別高層秘密完成的。與其說新加坡是被逐出馬來聯邦,不如說是雙方自願分開的。

下文是從我旅行的角度簡述歷史。

中國古書上的淡馬錫就是新加坡。曾先後屬於室利佛逝王朝、柔佛帝國、荷蘭、英國。

在新加坡旅行可以看到萊佛士酒店、萊佛士廣場、萊佛士塑像......

近代新加坡創始人——斯丹福. 萊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塑像

史丹福. 萊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官員。1819年斯丹福. 萊佛士爵士首次抵達新加坡,強烈的使命感鼓舞著史丹福. 萊佛士,他把新加坡從荷蘭人的控制下擺脫出來,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新加坡非常幸運,不僅擁有史丹福. 萊佛士,也擁有傑出的管理者威廉. 法夸爾約翰. 克勞弗德。在短時間內,就將一片海盜出沒的新加坡改造成為欣欣向榮、安全而富足的生息之地。

斯丹福. 萊佛士爵士肖像 (24年9月攝於國家博物館)

斯丹福. 萊佛士滿意地說:「這裡的一切都充滿活力;在這個世界上你很難找出一個地方比這裡前景更光明,現狀更令人滿意的。」

在國家博物館沒有看到另兩位新加坡的開拓者威廉. 法夸爾和約翰. 克勞弗德的肖像。人們似乎把這兩位對新加坡的貢獻都歸給斯丹福. 萊佛士,歷史唯獨記住了史丹福. 萊佛士爵士。

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1824年,東印度公司購買了整座島嶼,英國對新加坡的合法主權得到承認。

在坎寧堡看到了萊佛士的房子。

坎寧堡

上圖左上是萊佛士的房子,有說明顯示原房子是木製的,這座紅頂一層房屋應該是在原址上後蓋的。

1858年坎寧首任印度總督,為英國在印度的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坎寧堡是以英國駐印度總督坎寧的名字命名的。因為在新加坡修建這座堡壘的時候,坎寧任印度總督。

19世紀中葉的新加坡市中心

這幅收藏在國家博物館的油畫描繪了新加坡社會生活中心的巴東。它給人的印象是新加坡是一個田園詩般的多元文化社會。然而,歐洲人騎馬或坐馬車,亞洲人要麼站著,要麼坐著,這說明歐洲人在該定居點擁有權威。該畫作者是十九世紀中葉新加坡政府的測量師湯姆森,他的畫作成為當時的重要記錄。

二十世紀初的新加坡

從這張國家博物館的照片看出,新加坡人沿小河住著簡陋的吊腳樓,有女人在河邊洗衣,小河裡游著鴨子......

新加坡在英國殖民地時期,高級管理權只掌握在特定的一小群人中,僅限於父母雙方都為純正歐洲血統的,生而為大英臣民的人。

新加坡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移民

這張國家博物館的照片是中國人用牛車拉運的情景,1880年至1930年,中國移民在新加坡很多都是干苦力,有的用牛車拉運來掙得微薄的收入。

1900年至1907年,孫中山多次來到新加坡,大多數時間是住在晚晴園。

在新加坡的晚晴園,看到的孫中山先生坐像,和在夏威夷檀香山機場花園裡的一模一樣。請看照片:

孫中山先生坐像,2024年9月攝於晚晴園

關於新加坡晚晴園,上篇遊記在充滿悖論的新加坡旅行有提到。是孫中山先生來新加坡多次居住的地方,曾是同盟會南洋支部總機關。

由於拍攝角度不同,需要放大看這兩張照片,可以得出塑像是完全一樣的結論。

孫中山先生坐像,2024年4月攝於檀香山機場

雖然兩座塑像的材質和基座不同,但孫先生塑像是相同的。這座塑像在遊記從夏威夷到東京——雞蛋花的出入境之旅有記述。

這兩座相同的塑像,讓我想到了新加坡與夏威夷截然不同的命運。

新加坡原本不是一個國家,卻能夠獨立。夏威夷曾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卻不得不成為美國的一個州。

昭南——南方之光

(1942——1945)

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襲擊珍珠港,12月8日轟炸新加坡,不到70天,英軍投降,新加坡被日軍占領。占領後,日本把新加坡改名為昭南,意為南方之光。而這一時期恰恰是新加坡的至暗時期:根本不能安全自由地發表言論,四鄰相疑,人心惶惶,告密和私刑橫行......華人的處境尤其悲慘。

在濱海灣看到一座中華民國風格的建築:一座八角形紀念塔,這是為抗日英雄林謀盛而建立的。

林謀盛紀念塔

林謀盛(1909-1944),出生在福建。曾任新加坡建築會會長、中華總商會董事等。抗日被俘後受盡折磨,堅貞不屈,被殺害時年僅35歲。

紀念塔有四隻守護獅子。它還包括英文、中文、馬來文(爪哇文)和泰米爾文的銘文。這也是新加坡唯一紀念抗日英雄的個人紀念塔。紀念塔於1954年揭幕。

成立人民行動黨

1945年9月英國的軍艦回來了,新加坡人民真心誠意地歡迎英國政府的回歸。但是舊日那種對英國保護能力的無條件信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為1942年英國的戰敗,摧毀了西方優越和不可戰勝的形象,新加坡人民的民族意識日益增強。

馬來亞民主同盟、馬來亞聯盟、馬來亞聯邦、新加坡工黨等紛紛成立。

人民行動黨也應運而生,1954年10月該黨在維多利亞紀念堂宣布成立。由李光耀任秘書長,杜進才任主席。這次成立大會聚集了1500多人。

維多利亞音樂廳內外

現在的維多利亞音樂廳就是之前的維多利亞劇院和維多利亞紀念堂。參觀那天,恰好裡面要舉辦2024年新加坡文學獎宣布大會。很多參會者在留影拍照(見上圖右中)。

在維多利亞音樂廳。我沒有看到任何標誌,說明人民行動黨是在維多利亞紀念堂宣布成立的。

新馬分立

1959年的國語課

這張國家美術館的油畫,黑板上寫著馬來語,說明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馬來語被定為國家語言。在1959年,新加坡獲得內務自治。

1963年新加坡作為馬來西亞聯邦的組成部分贏得獨立。在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之前,李光耀單方面宣布新加坡脫離英國統治,獲得自由解放。也就是說新加坡在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之前,新加坡忽然擁有過獨立的日子。

加入聯邦之後,李光耀希望把新加坡建設成為「馬來西亞的紐約,一個豐裕而公平社會的工業基地」。

新加坡不願意放棄自由港的地位,在捍衛自己利益的過程中,與吉隆坡方面的裂痕無法修復。李光耀被稱為「馬來西亞和馬來亞歷史上最攪局的因素」認為只要李光耀還是總理,合作就不可能實現。

吉隆坡高層內閣成員的看法是:「為了防止身體其餘部分也腐壞」,要把新加坡切除出去。新馬分立似乎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吳慶瑞和李光耀確信唯有完全擺脫吉隆坡的控制,新加坡的經濟才能繁榮發展。

在新加坡,只有一小群人知曉這個計劃。數月來,唇槍舌劍的互相辱罵在公眾的注視下持續上演,但有關新馬分立的實際安排卻僅有一小群人秘密進行著。不僅公務員和政府秘書們完全不知情,就連人民行動黨內閣中的一些高級官員也被蒙在鼓裡。新馬分立的所有準備工作都是秘密完成的。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獨立,在媒體見面會上,李光耀一度泣不成聲,這位新加坡總理感覺辜負了馬來西亞團結公會。

嶄新的國家

新加坡是在一片穆斯林海洋中的一個主要由華人居住的島嶼,感到極為脆弱。

1965年年底,新加坡邀請了一個以色列代表團前來,還任命以色列的顧問負責訓練新加坡的軍隊,這些顧問一直在新加坡待到1974年4月,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1975年,最後一批英國海軍部隊和直升機離開;次年初,最後一批英國陸軍離開。到1976年3月底,英國從新加坡的撤軍已經全部完成。殖民時代的最後一點遺存就此消散。

新加坡工人

這張國家博物館的照片是新加坡人民在獨立後的工作場景。

這個新生的國家充滿活力,人人努力工作,經濟騰飛,在國際上發揮了高於其國力允許範圍的重要作用。

為了避免了福利國家的種種弊端,新加坡不僅輔以人道主義和公民個人福祉的關懷,還選擇提倡忠孝美德、社會規範、自強自立、私人慈善和家庭的力量。

面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選擇求同存異、維護種族和宗教和諧。

居者有其屋

照片為1967年,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為興建的組屋舉行抽籤儀式。

計劃生育

由於人口出生率過高,人民行動黨承諾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大眾失業率的承諾很難實現。新加坡家庭計劃與人口委員會成立。

1972年,「一家只生兩個孩子」的政策得以推廣。這項政策得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持。1987年,副總理吳作棟正式宣布,廢除兩個孩子政策。取而代之的是一攬子激勵政策。

新加坡的兩個孩子政策實行了15年,他們廢除這項政策時,正是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如火如荼地進行之時......

順利進行權力交接

新加坡的總統不具有行政職能,總理和內閣掌握權力。1990年,李光耀總理把職位交給吳作棟;2004年,吳作棟卸任,李顯龍接任總理;2024年,黃循財就任新加坡第四任總理。

新加坡是一個充滿悖論的國家:沒有什麼資源,卻生活富足;沒有什麼土地,卻寺廟、教堂林立;實行威權主義,卻是憲政民主體制......

在穆斯林國家包圍中的新加坡,曾被稱為新加坡的以色列。周圍國家因新加坡使用以色列的軍事顧問而不滿。為了區域團結和穩固的友誼,新加坡不再使用以色列軍事顧問。包圍在穆斯林的海洋中,新加坡與周邊國家和睦友好、互惠互利,與同樣是穆斯林包圍的以色列形成極大的反差。

備註:參考書目《新加坡史》,作者:康斯坦絲. 瑪麗. 藤布爾(C.M.Turnbull)英國學者。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5643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591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