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新加坡的公民申請又在網上引發了一波討論,有網友表示,自己在新加坡生活了24年,持有16年的PR,也有正當職業,但申請公民2次被拒,還不知道什麼原因?
但其實,關於新加坡公民申請的討論,已經不是第一次。新加坡大約有170萬外國人,他們的終極目標就是拿PR、拿公民,完成移民。
那麼,新加坡公民申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小卓就在這裡和大家詳細聊一聊,關於新加坡公民申請的那些事兒!
1
申請一年起步:長時間沒消息
申請新加坡公民太煎熬,基本上等待一年以上,還沒有消息。甚至還有不少網友表示,在新加坡申請公民等了將近2年,最後都被拒了。
有一些條件很不錯,在新加坡待了10多年,高文憑高學歷還有娃,結果還是被拒了。還有人父母都是公民,在新加坡居住20多年,申請公民等了快2年,結果悲劇了。
相信很多對新加坡有過了解的小夥伴都清楚,申請新加坡的工作準證已經很難了,更不要提PR以及公民的申請。不僅申請的等待時間長,動不動就一年多。一旦被拒,移民局還從來不給出被拒的原因,想要針對性彌補不足都困難!
大家紛紛表示,想破頭也想不明白新加坡的公民審核標準是什麼?太玄學了,就像隨機抽取盲盒的一樣!簡直了……

2
公民申請盲盒:沒有特定標準
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曾經說過,移民局和內政部拒絕申請,並沒有特定的標準或理由。至於為什麼不肯公布標準或理由,新加坡部長這樣說:
1)詳細的評估標準,可能會被濫用,讓本不該通過的人通過申請。也可能會讓人找到申請「漏洞」,增加申請通過的幾率。
2)那些申請被拒絕的人,可能會利用給出的拒絕理由,試圖引起其他國家的情緒,進而影響新加坡的外交關係。

3
李顯龍總理:每年需引進2萬名新公民
新加坡前任總理李顯龍也曾在2023年11月5日的人民行動黨大會暨常年服務頒獎典禮上說,現在新加坡的總生育率為1.3,每年大約有3萬名新生兒,單靠本地人不足以填補人口,
如果加上每年引進的約2萬名新公民,將足以維持人口結構的穩定。並在這次演講上透露了關於成為新加坡居民的要點:
1)能夠和諧融入社會。
2)掌握能力和技能。
3)為經濟做出貢獻。
4)把心放在正確的地方。

4
過來人支招:上訴找議員
新加坡公民被拒絕怎麼辦!網友紛紛支招,表示「可以發電郵appeal」。
還有一些已經審批通過的網友表示,沒有必要進行上訴,一家人一起申請,要比一個人申請更容易批准!並且自己現身說法,獨自一個人帶娃申請新加坡公民20多個月被拒。一家人一起申請,不到18個月就獲批了
還有一些網友,分享了自己求助新加坡議員的經歷。他在網上找到了議員的郵箱地址,向議員說明自己的個人情況,為新加坡做出的貢獻,未來的打算以及想要儘快拿到公民的原因,還附上自己公民申請的ref number,最終拿到議員的信。
總得來說,只要你在新加坡生活了足夠久,並且已經融入了這個社會,高學歷、高薪水,從事的行業也是新加坡短缺的,並且也生娃定居,公民批下來是早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