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房地產市場動態中,新加坡的私宅轉售市場展示了強勁的表現。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在11月15日公布,10月份共售出738個私宅單位,與9月份相比增長了84%。儘管新私宅銷量大幅增長,但轉售私宅的交易量依然顯著高出新私宅,接近其兩倍。
數據顯示,截至10月份,轉售私宅的交易量遠超新私宅市場。今年初至10月22日,不包括執行共管公寓(EC)在內,共有9613個非有地私宅單位轉售,而同期只有3596個新私宅單位成交,轉售私宅數量比新私宅多了約6000個單位,或63%。
這種趨勢反映了多個因素的共同作用。新私宅表現不及轉售私宅的原因包括近年來推出的降溫措施、過去兩年利率急劇攀升、市場氣氛謹慎以及發展商推出的新項目減少。今年前九個月,發展商僅推出3222個新私宅單位,比去年同期的6491個單位少了一半。新私宅供應大幅減少,導致一些買家轉向轉售私宅市場,帶動轉售市場更加活躍。

在價格方面,私宅轉售中位數尺價從今年第一季度的1626新幣上漲2%至第三季度的1659新幣。而同期新私宅中位數尺價則下降了1.8%至2232元。根據博納產業(PropNex)提供的買賣禁令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的轉售交易中,54%的買家選擇購買價格在100萬至200萬新幣之間的私宅單位,其次是價格在200萬至300萬新幣之間的單位,占22%。
由於完工私宅單位的減少,轉售私宅價格預計將繼續上揚,全年漲幅在5.5%至6.5%之間。去年完工的非有地私宅數量為1萬9968個,今年則銳減至約9100個單位,明年更將進一步減少至5300個單位。因此,完工私宅供應量減少和減息的背景下,轉售私宅前景顯得樂觀。
私宅轉售市場的價格能獲得支撐,主要是因為有自住買家和組屋提升者的支持,再加上新私宅價格保持堅挺,轉售私宅價格或許會再提升。尤其是當某一區域的新項目價格創下新高時,同一區域的轉售私宅價格也會隨之上升。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URA、博納丨來源
pixabay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