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實現環保目標的數據中心運營商正尋求一套更明確的指導方針,以協助他們在能源使用上實現減量。
信息通信媒體發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簡稱IMDA)預計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發布一份綠色數據中心路線圖,旨在促進數據中心的可持續發展,該路線圖將吸納行業內的多方反饋。

數據中心的檔案照片,圖源:iStock
新加坡長期以來一直是亞太地區的數據中心樞紐,占該地區數據中心容量的60%,這要歸功於強大的基礎設施、高速連接和數位技術的廣泛採用。
在一個快速數字化的世界中,產生的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不可否認,這個行業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政策制定者認識到它們帶來的好處,預計到 2026 年,新加坡的數據中心市場將吸引高達 50 億美元(68 億新元)的重大投資。
與此同時,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對更強大、能耗更高的計算能力的需求。
數據中心正在進行綠色轉型
根據不同的研究,全球數據中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約為1%至5%。數據中心在運營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碳足跡,主要是因為它們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來驅動冷卻系統,以確保設備在適當的溫度範圍內穩定運行,這一過程可能會導致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

圖源:CNA
新加坡是眾多致力於實現數據中心綠色轉型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擁有超過70個數據中心,該國對於可持續增長和減少碳排放的重視使其在建設新的數據中心時更加謹慎和有選擇性。
作為去年6月發布的《數字連接藍圖》計劃的一部分,加強數字基礎設施被列為優先事項之一,其中包括為綠色數據中心的發展制定一套明確的路線圖。
新加坡通信與信息部高級國務部長Janil Puthucheary指出,行業合作夥伴對綠色路線圖的概念表示了積極的響應,「他們認識到我們必須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們需要更多的綠色能源,特別是用於數據中心的綠色能源。」
「如果我們能夠實現這一目標,那麼我們就能夠在新加坡發展數據中心行業,這將支持他們的所有業務。」
促進可持續發展
根據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的數據,2020年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占新加坡總用電量的7%。專家們認為,要實現更可持續的未來,提高公眾意識是關鍵。

Digital Realty在新加坡的多層數據中心之一,圖源:Digital Realty
儘管有些數據中心,比如Digital Realty,已經在減少碳排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獲取綠色能源仍然是一個難題。
Digital Realty亞太區運營副總裁Jon Curry指出,鑒於新加坡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能力有限,綠色數據中心的發展路線圖需要更加清晰。
他提到:「引入新加坡之外的綠色能源,並明確這些綠色能源的獲取途徑,將幫助我們理解新加坡政府的意圖,並指導Digital Realty在未來的投資決策。」
領導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和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轉型的Sustainable Metal Cloud和Firmus的聯合執行長Tim Rosenfield認為,制定標準來準確衡量能源效率至關重要,因為這些設施的真正能耗往往難以評估,「如果我們能夠追蹤從晶片層面到數據中心頂部的能源消耗,我們就能以透明和公開的方式衡量能源效率。」
知道新加坡凈零排放目標的人只有 15%
根據一項全國性的調查研究,僅有15%的受訪者意識到新加坡定下了在2050年達到凈零碳排放的目標,但在了解到這一目標後,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此作出貢獻。
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已經開始採取了一些對氣候友好的行動,例如將空調溫度調至至少25攝氏度,並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然而,許多人對於需要更多努力的改變,比如減少肉類攝入和降低飛行頻率,表現出牴觸。

Empyrion DC 在新加坡的工廠有一面外牆,上面有綠色植物,以提高能源效率,圖源:Seraya Partners
根據最新的數據,新加坡在2021年的總排放量為5370萬噸,其中工業部門占比44.4%,電力部門占比39.2%,運輸部門占比14.2%。
新加坡政府首席可持續發展官Lim Tuang Liang指出:「每個人在推動新加坡實現凈零排放目標方面都扮演著關鍵角色,這與政府和企業的努力相輔相成。」
5月15日公布的調查結果指出,大約65%的受訪者在獲取更多信息後支持新加坡的凈零排放目標,另有17%的受訪者希望新加坡能設立一個更加雄心勃勃的時間表來實現凈零排放。
智能方向等可持續技術依靠數據來優化電力消耗,從而提高能源效率。隨著新加坡向清潔能源的轉變,智能電網系統中的數據分析可以幫助將可再生能源整合到電力供應中。
對數據的需求尚未達到頂峰,企業將需要考慮這種新的數字經濟的長期發展,因為可持續性和技能短缺等挑戰仍然存在。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數據中心樞紐已經蓬勃發展,但絕不能失去其優勢,核心是適當的規劃和資源政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