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新加坡,我有這種經歷——沒有朋友,沒有親人。我知道那種剛來新加坡的人,心情是怎樣的……」
你知道嗎?走在新加坡大街上,每十個人當中,就有兩個是WP客工。
而且,只有六個是新加坡公民。
實際上,考慮到新加坡是超老齡化社會,許多本地老人家年事已高,有些人不良於行,不太方便出來走動,因此,在街上見到的人,甚至有可能一半不是新加坡公民。
根據2023年的統計,新加坡常住人口591.7萬,其中,本地公民占61%,PR永久居民占9%,合計占70%;其餘30%則是EP、SP、WP、留學生、DP親屬等等。


根據人力部資料,截至2023年12月,新加坡一共有111.3萬WP外籍務工人員,其中,建築業、海事與工程業的WP就高達44萬1100人,外籍女傭有28萬6300人,其他領域的WP則有2萬8500人。
換句話說,走在新加坡大街上的,每10個人就有2個是WP客工,比例不可謂不高。

其實,在新加坡歷史上,曾經有過本地人遠離家鄉、外出打工的歷史。
誰沒有窮過?誰生下來就是富?新加坡有今天,都是當年的窮苦人民一雙手一雙腳辛苦打拚出來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親伯父四十多歲時,孤身一人,前往數千公里外的沙烏地阿拉伯打工,在建築工地當木工,把辛苦錢匯回新加坡,養活我堂哥堂姐一家人。

你說,我伯父四十多年前到中東打工,跟現在中國勞工、馬來西亞勞工、印度勞工、孟加拉勞工到新加坡來打工,有不同嗎?
也許唯一的不同是,現在有微信視頻,跟老家聯繫比八十年代輕鬆多了。
不變的是:到了異鄉,初來乍到,舉目無親,不免彷徨無助。
不變的還有:上有老,下有小,為了掙錢養家,咱們咬緊牙關,離鄉背井,流血流汗,孤身打拚。
外籍客工目前走的路,正是我們上一代親人走過的路。
別無二致。
所以,我們要關懷客工——就像我們關懷上世紀到海外去打工掙錢養家的新加坡親人們一樣。
作為客工,在新加坡工作,您是否遇到過困難?是否面臨適應本地生活的挑戰?

現在,您可以通過人力部屬下保障、關懷與接觸小組ACE成立的「ACE之友」客工義工支持網絡,尋求支援。
就像視頻里的中國籍客工熊品一樣,「ACE之友」能為初次來新加坡的客工們提供支援和心理健康援助,幫助大家更快融入新加坡社會。



(ACE組織客工慶祝農曆新年。圖源:ACE FB)
如果感到心情不好或家中發生問題,客工們也可以向「ACE之友」或新加坡人力部、僱主等傾訴和尋求幫助。
ABC丨編輯
HQ丨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