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惠安公會百年產業發展

2021年09月12日   •   7695次閱讀

對於新加坡而言,宗鄉機構是特殊的存在,這些依靠血緣、地緣、業緣形成的互助組織,依靠集體的力量籌措經費,為會員提供服務,擁有廣泛的群眾資源,依靠領導與信念凝聚起來。在華族宗鄉文化日益式微的年代,能夠生存下來的機構多半仰賴先輩留下的產業,在房地產價格飛漲的年代無須為活動空間擔憂,還能依靠產業收益維持日常運作。

儘管會館建築遍布新加坡,其產業歷史大多記錄在紀念刊中,一般公眾對於會館產業了解不多,也鮮少為島國規劃與建築史研究所關注。事實上,一些成立較早的大型宗鄉機構,除了擁有會所和廟宇,也曾購買土地設置義山,由於城市發展的需要,一些會館產業,特別是占地廣博的義山往往為政府所收購,會館產業發展受到城市規劃與建築條例的影響,其建築的興建體現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意識。

新加坡惠安公會(原名星洲惠安公會)起源於1923年7月13日的一次聚會,28位惠安人在郭枚生位於老爺宮(即菲立街Philip Street)37號的益隆棧二樓,召開第一次旅星惠僑聯合會籌備會,於1924年在華民政務司署完成註冊,租用衣箱街(即北京街Pekin Street)8號二樓作為會所。近百年來通過歷代會員的努力,產業得以發展至今日芽籠29巷的規模,其發展歷程映射著新加坡從殖民時代到獨立的城市演變,是島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芽籠29巷惠安公會會所建築

租賃與興建店屋會所

會館作為民間團體,其產業購置經費來自會員群體的捐款,捐款人來自各階層,社會經濟狀況的變化影響著募款成果,進而影響產業購置。惠安公會成立後第二年即決定購置會所,在蘇媽英與謝榮西的帶領下,兩年間籌得4萬元,於1927年購得工商補習學校位於英莪街(Enggor Street)30號校地,在1929年遷入這一產業前曾暫租於俊源街。時逢世界經濟大蕭條,建築捐未能全部到位,無奈於1931年出售這一產業,除了償還債務,僅餘款4千元寄存於謝榮西處,暫租若泉街(Jaik Chuan Road)12號作為會所。

1932年,在謝榮西等人的領導下,惠安公會再度倡議興建新會所,恰逢武吉巴梳一帶規劃店屋街,購得趙芳律(Teo Hong Road)7號地塊興建會所,同樣面臨經費不足問題而採取變通方式。因惠安人多從事建築業,在謝啟山的介紹下,承建隔鄰地塊英和商務公局(即趙芳律5號)建築,以收取的工程費抵消興建會所的費用,鄉親有的報效建築經費和材料,有的提供勞力擔當木工、泥水工等。這兩棟毗鄰建築同時設計興建,於1932年動工,1934年竣工。

趙芳路5號英和商務公局(左)與7號原惠安公會會所(右)

趙芳路7號山花仍可見「星洲惠安公會」字樣,檐口下盾形裝飾有「HA」英文縮寫

建成後的會所為三層高店屋,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外觀為裝飾藝術風格,山花塑有「星洲惠安公會」字樣,檐口下方盾形裝飾有「HA」(惠安的英文縮寫),大門正上方懸掛公會牌匾。會所應對多種活動需求,一樓為禮堂與座辦辦公室,禮堂正中懸掛孫中山遺像與黑板,可以舉行會員大會、頒發獎學金儀式、餐聚等大型活動,1937至1940年曾開設惠群小學,戰後亦在此開設學習班;二樓為多功能會議室,也作為桌球等文娛聯誼空間;三樓為外埠來新同鄉提供臨時住宿。

1951年惠安公會趙芳路會所,陽台尚未封閉

1960年代惠安公會會所一層禮堂內景

1960年惠安公會會所二層會員活動狀況

與時俱進的產業置換

日據期間惠安公會關閉,戰後復會,於1947年12月14日成立互助會,1953年正式設立清寒學業優異獎學金,1957年增設大學獎學金組,經費來源需要每年募捐,為了保證經費來源,1962年時任正副會長張泰助與駱水興,倡議購置產業生息作為教育經費,帶頭各自捐出5000元,一年之間籌得6萬餘元,於1963年購得樟宜卓灣(Toh Crescent)9號,1964年購入卓嶺(Toh Height)20號,將這兩處獨立洋房出租,以租金和教育禮券收入作為獎學金來源。1971年英軍從新加坡撤退後兩處產業閒置,遂於1972年將產業售出,將款項存於銀行生息作為獎學金來源。

1950年代惠安公會會員增至超過千人,會所空間緊迫,將二樓與三樓臨街陽台封閉加以利用,每逢舉辦周年紀念宴會須要沿街搭棚擺桌。1967年時任正副會長謝德順與黃桂森倡議籌建新會所,成立建築委員會,延攬有建築經驗的鄉親主持大計,建築顧問為張泰助與王水九,泰助去世後由何隆基接任,泰助之子東華加入公會擔任建築委員之一,建築主任為康坤成與楊再元。在專業人士的主持下,建築委員會擬定建築大綱,兩位會長分別認捐建築基金的15%和10%,以此作為募捐號召。

1960年代惠安公會在會所外搭棚舉辦周年慶宴會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共和國成立,推動市區重建計劃與加強社團管理,惠安公會的新會所計劃面臨新挑戰。公會於1969年買下加東因峇律(今安珀路,Amber Road)13號土地,聘請建築師繪圖設計,由於加東在規劃中劃定為住宅區,不宜興建社團會所,前後三次向國家發展部提出申請而未獲批准。1972年,時任正副會長莊奇發與駱水興,繼續領導新會所建設,於1973年4月將安珀路產業售出,進而購買加東德明路(Dunman Road)512及514號並連式建築作為新會所之用,由於同樣原因而未能獲准。

在加東興建與購置會所遭遇的規劃限制,促使惠安公會在土地購買時更為謹慎。1976年駱水興擔任會長,柳傌春和張建金為副會長時,重新組建新會所籌建委員會,聘請莊奇發與張泰煌為正副主席,王水九與張東華為正副建築顧問,在確認可以興建會所後,以21萬元購得芽籠29巷7號地塊。然而,公會面臨另一挑戰,在新土地法令規定下,社團若有非公民會員,不得擁有兩處及以上產業,不得不於常年會員大會修改章程,馬來西亞籍前會長莊奇發退會,芽籠會所建成後又將趙芳律7號會所出售。

芽籠會所的興建擴建

惠安公會位於芽籠的會所於1978年3月31日動工興建,落成於1979年5月20日,坐西朝東的四層高鋼筋混凝土建築,占地975.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10平方米(不含地面架空層及屋頂天台),設計師是楊繪測師與鄭工程師(Tay & Yeo Associates)。建築為簡潔實用的現代風格,將樓梯與廁所等附屬用房布置在東西兩側,中央為南北向通透,可以靈活布置,僅設4個柱子的開敞空間,結構工程師鄭景耀採用密肋樓板(Waffle floor slab,又稱華夫板)結構,凈跨度超過12米,這一特殊結構對施工工藝有著極高要求,在二層的舞蹈教室可欣賞到富有韻律美的密肋樓板。

二層舞蹈教室可以欣賞到富有韻律美的密肋樓板

芽籠會所是惠安公會最為重要的產業,提升其利用率與價值一直是歷任領導關注的問題。2000年在時任會長王漢章的領導下,曾計劃大規模擴建會所,後因沙斯疫情影響難以籌措經費而無法落實。於2005年對大禮堂進行全面修繕,以配合次年第四屆世界惠安泉港同鄉聯誼會的舉辦,禮堂安裝了冷氣和音響設備,大大提升使用舒適度與利用率。

2009年,在時任會長謝福崧的領導下,再度啟動擴建工程,獲得柳傌春後裔的巨額捐款支持,啟動大規模募款,工程於2011年1月30日動工,2012年2月5日落成。這一擴建工程圍繞改善垂直交通問題,在沿街一側設置電梯,將大禮堂前台階改建為有蓋大平台,作為緩衝和延伸空間,平台下設置殘疾人廁所及多功能廳。與此同時,成立建築管理委員會監管空間使用,重新調整樓層用途,將公會辦公集中到四樓,其餘樓層靈活出租以增加財政收入。

自2018年起,在現任會長郭庭水的領導之下,逐步展開建築的全面修繕與文化特徵的塑造。除了更換老舊設備、線路、門窗等,重新裝修一層大禮堂,設置展示惠安風土人情的文化走廊,以玻璃門窗圍合禮堂外平台並安裝冷氣,鑲嵌兩幅以當代惠安為主題的迎賓石雕,以祖籍地惠安的有形文化吸引與教育年輕一代,突顯會館的個性特徵。

2019年重新裝修的開敞大禮堂——桂岩堂

2019年裝修的禮堂前平台空間,右側為惠安題材的石雕

會館建築的文化價值

華族宗鄉機構的創辦與發展仰賴社群的力量,基建工程需要大筆經費,籌款是耗費精力的過程,卻也是凝聚會員的過程。惠安公會建築發展歷程顯示,基建工程的展開是社群人脈資源的總動員,集合同鄉的專業人才,例如地產界翹楚同榮兄弟有限公司的張泰煌、張泰助兄弟,及第二代的張東華,建築界先驅王水九,結構工程師鄭景耀,建築師康偉民,以及承包商孫禮鋒等,這些人才讓產業的發展更為專業化。

華族會館有逢周年大慶的習慣,會館建築的興建修繕是對外展示成就的最佳方式,藉此加強與祖籍地和其他同鄉團體的聯絡。1934年趙芳路會所建成之時,檳城惠安頭家劉玉水和許生理各自捐款500元為公會添置家具,至今保留在會所中;1987年惠安縣歸國華僑聯合會贈送一對石獅,安放在會所前;2009年會所擴建時,在臨街圍牆上鑲嵌一堵12米長,1.4米高,9公分厚的石雕景壁,題為「同鄉·同夢」,是中國石雕藝術大師惠安人王向榮創作雕刻。

1930年代檳城惠邑頭家為趙芳律會所落成捐贈的家具

1987年惠安縣歸國華僑聯合會贈送的石獅

凝聚新加坡惠安人對於祖籍地記憶的「同鄉·同夢」巨型石雕

華族宗鄉機構伴隨新加坡成長,會館建築的選址建設受到城市發展的制約。惠安公會建築發展歷程也顯示,得益於殖民時代店屋街的規劃開闢,經費有限的會館得以租賃或是購置店屋作為會所。建國之後,因市區重建計劃的推動和社團管理的加強,謀求大空間的會館逐漸從歷史城區向新區遷移,會館建築展示了不同時代的審美趣味與技術特徵,是島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需要更好地發掘與定義。會館在傳承祖籍地文化的同時,塑造與強化建築的文化個性,無形的文化資產將有助於提升有形資產的價值。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