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誕下女兒約半年就遇到馬來西亞落實行動管制令,封鎖邊境,來自大馬的審計員夫婦時隔一年,終於在當地議員和各方的幫助下,把一歲半的女兒從家鄉接來新加坡一家團圓。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陳梓彬(36歲,審計員)和李雪珠(36歲,會計行政)夫婦倆每個月都會回柔佛金馬士探望家人。
李雪珠於2019年9月6日在家鄉誕下小女兒陳思蓉後,便把小女兒交由祖父母照顧,並計劃在小女兒一歲時把她接到新加坡,不料卻在去年三月遇上疫情,馬新兩國無法通關。
時隔一整年,女兒總算出現在眼前,但她已從襁褓中的小嬰兒,變成已經學會走路、正在牙牙學語的小女孩。陳梓彬禁不住說「女兒真的長大了很多!」
陳梓彬昨晚受訪時說,他和妻子在新加坡工作約有13年,妻子和大女兒已是新加坡公民,他本身是新加坡永久居民。
去年馬新兩國封鎖邊境時,陳梓彬當時以為只要過一兩個月就能回去看女兒,沒想到這一等就等了一年。直到上個月他們終於安排好小女兒的託兒所,著手申請讓女兒入境的證件,上周也聯繫上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柏伶州議員鄒裕豪,請他協助讓女兒入境到新加坡。
申請過程相當順利,上周五祖父母開車帶小孫女兒到新山關卡,李雪珠則由負責人員接到新山關卡接過女兒。
從批准到接女兒到新加坡,只有兩天的時間準備,陳梓彬雖然精疲力盡,但心情卻非常欣慰。
陳梓彬透露,住柔佛的父親上周二才收到小女兒的證件,馬上讓議員鄒裕豪幫忙安排送女兒到新加坡,沒想到當局很快就批准,並安排了周五中午入境。
「時隔一年終於能夠親眼看到女兒,非常高興,當初還是襁褓中的小女兒如今都已經長大,還會自己走路了!」
陳梓彬感嘆,不能回家鄉見女兒的期間,只能通過視訊的方式來參與女兒的成長過程,讓他感到愧疚不已。
「我們都錯過了女兒的成長,這一年她已經學會爬、也會走了,她的對歲我們也沒辦法陪她一起慶祝,非常可惜,現在總算能夠一家團圓了。
他說,由於在新加坡的住家沒有嬰兒用品,他和妻子因此得趕在女兒過來之前準備好嬰兒的必需品,以及準備妻子和女兒隔離時所需的物品。兩人為此忙得精疲力盡。
「雖然忙了兩天非常累,但是接女兒來的前一天,我們還是非常興奮,終於可以見到女兒了
父趁稽查人員上門偷瞄女兒
把女兒從馬來西亞接來新加坡,必須隔離21天,父親只能趁稽查人員上門時,偷偷瞄女兒一眼。
李雪珠接小女兒回家後,母女兩人隨即開始在家中主臥室隔離21天,直至6月4日才完成隔離。
陳梓彬說,雖然把女兒接過來了,但他還得「忍」多一陣子,才可以親手抱一抱讓他朝思暮想的小女兒。
「遵守隔離規定,雖然同住一屋子卻不能見面,還須要通過視訊來看女兒,有時趁稽查人員上門檢查時偷瞄女兒,房內不時還會傳來女兒的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