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防疫固然重要 別忘了肥胖才是真正須克服的「世紀疾病」

2022年02月11日   •   4446次閱讀

美味的年餅吃多了體重會飆升。(盧麗珊攝)

作者 盧麗珊

節拜年期間沉浸於年貨和家人滿屋的歡樂之餘,耳朵還是很靈光的聽到電視新聞傳來「調查顯示疫情期間變胖,逾一半國人積極減肥」的好消息

如果對抗不斷變種冠病病毒是當務之急,早被普遍定義為全球性流行病(pandemic)的肥胖現象,則是現代人長期的戰爭。

適逢農曆新年大吃大喝,調查報告來的正是時候,再度提醒我們正視現代人超重和肥胖的普遍狀態以及「溫水煮青蛙」似的緩慢殺傷力。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超重,積極減去多餘體重應該列為未來一年的大計。

農曆新年期間,免不了要大吃大喝大快朵頤一番。(盧麗珊攝)

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今年1月針對500人進行調查,調查範圍不大,但是仍具指標性意義。數據顯示,兩年的疫情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作息,例如:

長期居家辦公使體重不知不覺增加。四成受訪者在疫情期間變胖,比前一年多了約十個百分點,而瘦下來的只有約兩成。

然而可喜的是,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正在積極減肥。另一方面,近半數(43%)調查對象認為肥胖會加劇感染冠病重症的風險。可見,疫情期間反而讓國人對肥胖帶來的風險建立更鮮明的意識和認知。

事實也確實如此,國家傳染病中心針對90多名冠病患者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原本不屬於高風險群的年輕患者,體重指數BMI一旦超過25,患上重症風險偏高。確實「胖不會死人」,但是一旦感染其他疾病,肥胖會使病情複雜。

未來疫情終有一天會消停,受控,但是肥胖因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食物種類選擇的豐富多元、遞送食物的便利和快捷,以及不正確的飲食觀念,肥胖這個流行病卻不會輕易消失,甚至會越來越嚴重。

疫情期間還是有不少新加坡人到戶外運動健身。(海峽時報)

肥胖和超重:全球範圍的流行病 換句話說,肥胖作為流行病是更難攻克、分布更廣的流行病。

肥胖和超重已在全球範圍內達到流行病的程度,肥胖是造成全球慢性病和殘疾負擔的主要因素。肥胖和超重是與飲食相關的嚴重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以及某些類型的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肥胖流行率在1975年和2016年之間增長近三倍。

2016年,超過19億18歲(含)以上成人超重,其中超過6.5億人肥胖,當中有39%的18歲及以上成人(男性39%,女性40%)超重。全世界約有13%的成人當中,肥胖男性占11%,女性更多占15%。

更令人驚訝的數據是到了2020年,超過3900萬名五歲以下的兒童超重或肥胖

一度被視為高收入國家問題的超重和肥胖,如今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尤其是在城市環境中呈上升發展趨勢。5歲以下超重或肥胖的兒童中,近半數生活在亞洲。

全球人口肥胖是因為人們越來越多食用高糖和飽和脂肪的高能量密度、營養較差的食物,再加上減少的體力活動,導致肥胖率上升了三倍或更多。

面對未來肥胖率居高不下的趨勢,「減肥經濟」的產業鏈目前已經是一枝獨秀,未來也會潛力無限。

(iStock)

這類經濟不外分「動」和「靜」兩大方向:

「動」就是通過運動、體操和戶外活動等增加體力活動。各種各類健身院、運動場所、瑜伽培訓和課程等蓬勃發展。

「靜」就是通過改變飲食、採用營養師推薦的飲食配套、營養代餐、嚴重的話還需要減肥治療療程、諮詢和輔導來減重。主要涉及減肥飲食的調控、醫療手段的干預和心理及精神層面的輔導。

調查顯示,在積極減肥的國人當中,60%將更勤於運動。也有過半認為吃得健康有助減重,可見「動」和「靜」態減肥幾乎平分天下!

然而不管怎樣,「病從淺中醫「,肥胖和超重雖然被視為疾病,卻是完全可以預防和通過自我管理和自律,將多餘的體重調整到健康的水平。而且越早意識到肥胖和超重帶來的危害,建立正確觀念越好。 例如,「自我管理」可以通過控制和調整飲食的比列來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線上線下免費的資訊非常多,不必消費,參考他人經驗也可以減肥。

做運動瘦身。(聯合早報)

筆者因不愛運動,曾經以為運動是唯一可以減肥的方式,我將永遠無法減去超重十公斤的體重。最後,我在疫情開始時選擇「靜態」的減肥方式,嘗試近年最盛行的間歇性斷食和低碳低糖飲食,通過改變飲食時間在半年內就達到目標。

我就是疫情期間反而瘦下來的少數人。這些人不在少數,更多人是因疫情沒事幹,被迫運動而意外減了肥等等。達到理想體重後,我反而說服自己「動靜兼具」才是最佳的養生和減肥方式,竟然也開始運動了。

事實上,每個人一生中都似乎有失敗的減肥經驗,甚至是無數次失敗,很多人可能因失敗而放棄減肥,也放棄了自己、犧牲了自己的健康。由此可見,每個人還是必須先要意識到肥胖和超重的危害,以及減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會接著積極尋找減肥的方案和方法。

因此,解決肥胖問題,不是「進」(吃入口)和「出」(運動消耗體力)的問題,而是心理和精神層面「為什麼要減肥「以及「要或不要」的問題。

我國政府在這方面的宣導工作還必須大大加強,才能和」減糖「的宣傳工作並駕齊驅,讓國人吃得更健康,從而減緩國家的醫療負擔。

記著,多餘的體重一定是多餘的煩惱。現在不給你麻煩,不代表遲些不帶給你身體更大的傷害和風險。在動與靜之間,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可持續的減肥方式,成功對抗肥胖「世紀疾病」!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