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下個月起,多達一半的居家辦公者可回職場上班,受訪企業表示,考慮到冠病疫情的不確定性,僱主會先暫時觀望。受訪員工則希望公司能繼續提供靈活工作安排。
新加坡中小企業商會副會長洪煜受訪時指出,雖然回返職場的人數限制放寬,但考慮到疫情的多變,旗下多數會員對新宣布持歡迎和觀望的態度。
他說:「大多數的企業不會立刻讓一半的已接種職員回辦公室上班,但有需要的話,可以更加靈活安排,比如每周安排一天回公司開會。」
思科(Cisco)新加坡及汶萊董事總經理李志強受詢時說,公司多年前就開始實行遠程辦公,今年7月更宣布不會規定職員的工作地點和模式,讓員工自行決定和安排。
李志強也說,對於想要回到辦公室工作的職員,公司將繼續採取多項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使用「合力追蹤」(Trace Together)應用和確保人人戴口罩等。公司也使用感應科技,確保員工在辦公室內保持安全距離。
旗下聘有約15萬3000名公務員的公共服務署,上個月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健康情況允許卻未接種冠病疫苗的公務員若須在工作場所辦公,必須做活動前檢測(Pre-Event Testing),並自行承擔檢測費用,取得陰性結果後才可返回工作場所。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財政部長黃循財昨天在記者會上說,政府正在考慮禁止未接種者回返工作場所,即使他們的冠病檢測結果呈陰性,以進一步保護他們。
黃循財說:「這確實會對僱主和員工造成影響,因此我們還在向勞資政三方夥伴諮詢,並在確定相關安排後公布更多詳情。」
對於未完成接種者不允許返回辦公場所,洪煜說,只有少數企業反饋有尚未接種的職員,並且會根據個別職員的情況另作安排。「也有職員在和公司溝通後,決定去接種疫苗。我們相信隨著絕大多數的人完成疫苗接種,那些擔心疫苗不良反應的人也會更願意接種。」
受訪員工:希望打完追加劑後才回返公司
受訪員工大多認為,規定只有完成接種的員工才能返回辦公場所,對所有人都比較安全。
在市區上班的袁鑫(21歲,人力資源人員)說:「這樣對大部分人比較公平,也對大家的安全比較有保障。因為健康原因無法接種者,出入會比較麻煩。但若政府和公司能為這些人做出特殊安排,整體來說,規定所有員工都須接種才能回返公司是有利於社會防疫的。」
鍾琳(40歲,工程技術經理)也有同感,「我個人覺得這項規定是有必要的,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這也能鼓勵更多人前去接種,特別是那些需要回公司的員工。」
楊春海(31歲,IT人員)受訪時表示,希望自己能完成接種追加劑後才回公司,以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目前他主要居家辦公,他希望公司能繼續為員工提供靈活工作安排。「在家辦公比較能靈活操作,也不必早起。希望僱主能繼續提供這個靈活性,也能減少對公共運輸的壓力。」
因工作性質而無法居家辦公的羅文駿(20歲,剪輯師)說:「規定回公司辦公的員工須打疫苗是好事,能讓同事們更安心。雖然政府並沒有強制國人接種,但所實施的差異化措施已讓大家別無選擇,只有打了疫苗才能上班、進入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