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是除中國外,華人比例最高的國家,華人占約75%的比重。
但如果按照海外地區(非主權國家)而言,華人比例最高的地區是位於印度洋的聖誕島(澳大利亞海外領地),該島約80%的居民有華裔血統。

▲聖誕島
然而,這個華裔血統如此眾多的島嶼,在歷史上並非澳大利亞所有,而是屬於新加坡。
因為聖誕島在歷史上曾屬於英國海峽殖民地,首府為新加坡。聖誕島的華人居民也主要來自新加坡。

▲聖誕島的朝天宮
1958年,新加坡尚未獨立之時,在英國的主持下,新加坡把聖誕島以290萬英鎊的價格「賣」了澳大利亞。從此聖誕島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海外屬地。
從地圖上看,聖誕島不僅距離新加坡遠,離澳大利亞西部的最近距離也有1400公里。
獨立後的新加坡面積只有733.1平方公里,聖誕島面積135平方公里,約占新加坡今天面積的20%。
那麼,面積如此狹小的新加坡,為什麼把華裔比例如此之高的聖誕島給「賣」給了澳大利亞?

▲聖誕島的首府飛魚灣
一、聖誕島歸屬海峽殖民地
聖誕島的所有權在新加坡(英國海峽殖民地)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切換,和英國殖民統治有著密切的關係。
聖誕島是一座火山島,島上河流極少,是無人島。因此聖誕島長期無人涉足。

▲聖誕島的地形,山地為主,河流少,缺乏耕地
聖誕島直到17世紀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
1643年12月25日,英國航海家邁納斯船長在向東尋找進出遠東的航線中,意外發現了一座島嶼。因為這一天正值聖誕節,該島被命名為「聖誕島」。不過,邁納斯船長並沒登島。
168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航海家丹皮爾第一次登陸聖誕島。聖誕島資源貧乏,距離大陸較遠,沒有引起殖民者的興趣。
從17世紀到19世紀時期,除零星的登島者之外,這裡長期無人問津。

▲聖誕島的郵票
18世紀到19世紀,英國主要在亞太地區擴展自己的殖民地。
1768年,英國航海家庫克抵達澳大利亞東海岸地區,宣布澳大利亞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占領澳大利亞
當時的英國經歷了工業革命,大資本家利用大工廠實行嚴酷的管理和殘酷的剝削,導致英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英國的犯罪數量直線上升。
當時歐洲人文主義思潮湧動,增加死刑執行已經不現實。英國決定向殖民地流放犯人。澳大利亞因距離英國遙遠、路途兇險,成為了理想的流放犯人之地。

▲澳大利亞是流放犯人的理想選擇
英國在澳大利亞擴張的同時,也不斷蠶食南亞次大陸的土地。18世紀時期,在英屬東印度公司的推動下,占領了孟加拉地區。
19世紀中葉,印度最後一個邦國奧德被英國東印度公司占領,印度全境被英國吞併。

▲英屬印度
在澳大利亞和南亞占據殖民地後,英國開始向東南亞地區進軍,把目光放在印度洋-太平洋的交通要道——馬來半島、馬來群島。
當時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邦國林立,彼此之間相互爭奪,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
英國利用這個契機各個擊破,占領了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深水港——馬六甲、檳城和新加坡。
1826年11月27日,英國將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組成「海峽殖民地」,俗稱三州府。

▲英國海峽殖民地
起初,英國將海峽殖民地劃歸印度孟加拉省管轄。
海峽殖民地雖面積狹小,但卻是馬來半島最主要的對外貿易通道,因此在英國的遠東貿易體系占據重要地位。這三城中,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的出口處,又是深水港,逐漸成為了海峽殖民地的中心。
1867年,英國殖民者為了進一步控制馬六甲海峽,將海峽殖民地從英屬印度孟加拉省分離,劃為直屬殖民地。海峽殖民地的總督府設置在新加坡。

▲新加坡
此後,英國將馬來半島、加里曼丹北部的多個馬來人國家變成保護國。
中國福建、廣東以及海南的沿海地區耕地面積較少。為了維持生計,自古以來當地就有下南洋的傳統。

▲下南洋的華人
英國占領了海峽殖民地後,為了平衡解當地的馬來人勢力。鼓勵華人移民到海峽殖民地。
隨著大批華人的湧入,海峽殖民地華人的比例不斷提升。在新加坡,華人取代馬來人成為了當地的主要居民。
英國向東南亞擴張之時,聖誕島發現了海量磷酸鹽資源。磷酸鹽是重要的化肥資源。
聖誕島這個「無主島」成為了殖民者眼中的肥肉。英國希望控制該地區,進一步控制印度洋。

▲聖誕島的磷酸鹽
聖誕島發現磷酸鹽的時期,澳大利亞發現了大量金礦,吸引了大批歐洲的自由民前往澳大利亞淘金。
大批自由民的到來,改變了澳大利亞的人口結構,自由民取代流放的罪犯,成為了澳大利亞的主要人口。

▲澳大利亞的金礦
之前的無主島——聖誕島地處海峽殖民地和澳大利亞中間,備受英國重視。1888年,聖誕島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然而,澳大利亞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在東部。墨爾本距離聖誕島4000多公里,海峽殖民地的新加坡距離聖誕島有1300多公里。
因此,英國將聖誕島劃歸海峽殖民地。這為新加坡未來「直轄」聖誕島奠定基礎。

▲海峽殖民地管轄的地區——包括聖誕島
二、新加坡直轄聖誕島
聖誕島的磷酸鹽資源是生產化肥的原材料。開發磷酸鹽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
為了開發磷酸鹽資源,英國鼓勵新加坡的貧困華裔南下開發聖誕島的磷酸鹽資源。大批華裔南下湧入聖誕島,成為了當地的主要居民。

▲華人開發磷酸鹽
當時英國在非洲地區也積極擴展自己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
1899年10月,為了獨霸南非的黃金和鑽石資源,英國和當地布爾人(白人移民後裔)國家爆發了布爾戰爭。
英國雖然取得了布爾戰爭的勝利,卻也付出了2.2億英鎊(相當於當時英國一年半的財政收入)的慘痛代價。財政虧空的英國對於海外殖民地的控制逐漸減弱。
英國決定給予白人為主的殖民地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加拿大更多的自治權。

▲英布戰爭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各殖民區改為州,殖民區統一成立澳大利亞聯邦,這是澳大利亞國家的雛形。

▲澳大利亞獲得獨立時的《國籍法》,意味著當地獲得一定程度獨立
澳大利亞獲得自治權後,一些澳大利亞的工礦業資本開始進駐聖誕島,成為了磷酸鹽礦的擁有者。這些礦主要求澳大利亞獲得聖誕島。
澳大利亞當時的行政區劃調整,仍需要經過英國議會的同意。
澳大利亞向英國議會提交獲得聖誕島的申請。但當時的英國出於控制印度洋的需要,拒絕了澳大利亞的要求。
一戰後,英國被進一步削弱,自治領的離心力加強。1931年,英議會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獨立自主權,成為大英國協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1931年威斯敏特法令出台,澳大利亞獲得獨立
獨立的澳大利亞繼承了1901年的領土(不包括聖誕島)。
二戰期間,日本於1941年占領了海峽殖民地的首府新加坡。1942年1月,日軍占領了聖誕島。聖誕島的主權從英國變成了日本。

▲日軍占領聖誕島
二戰後,作為戰勝國的英國收復了東南亞的殖民地。英國做出新的調整。
1946年4月1日,英國將海峽殖民地解散。馬六甲和檳城被劃歸馬來亞管轄,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成為獨立的一個直轄殖民地,並管轄聖誕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