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受全球流動資本的追捧。房市像個靈敏的晴雨表,一個新趨勢悄然浮出水面:大戶型賣得比小戶型快。

這有點反常。
在高房價的大都市,無論是在倫敦北京,還是在東京香港,過去幾十年來,都出現一種現象,房子越來越小,包括單元內房間的數量和房間面積。
全球同此涼熱,新加坡也一樣。
主要原因其實很簡單:房價漲得太快了,收入追不上變化。所以容易承擔的小戶型越來越受歡迎。
因為小戶型賣得快,開發商建造越來越多的小戶型,以致於各國政府居然到了要出政策限制。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在幾年前就宣布進一步限制中央區外私宅項目的單位數量,以避免發展商建造過多鞋盒公寓。
不過三五年的時間,風水輪流轉,現在的樓盤,賣得最快的不是小戶型,而是大戶型。以前公寓里最大的Penthouse(頂樓空中別墅)常常是最後賣,現在常常是Penthouse賣了,一房二房的戶型作為剩餘房型收尾。
開盤時引起亞洲華人圈關注的柏皓 Park Nova,就是這樣典型的例子。開盤當日,Penthouse就被搶購一空。項目54套房子,全部都是大戶型,四臥和大三臥已經售清,還有六套三臥室的公寓在待售。

(新加坡頂級樓盤柏皓 Park Nova 269至270平方米的4房式客廳)
這個豪宅項目,更是貼近現在新加坡最受市場追捧的房產標準「金三角」:
黃金地段+永久地契+大戶型
首先,黃金地段。
必須是位於中央商務區或烏節路附近的高端公寓。
而柏皓 Park Nova就坐落在烏節路地段,步行幾分鐘就能到達多個超級購物中心,如:ION、義安城、百麗宮等等。

離烏節大道地鐵站只有300米,步行10分鐘可到烏節路地鐵站。
開車到CBD只需8分鐘,附近主要道路提供了通往中央高速公路和泛島高速公路的便捷通道。
還可以步行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新加坡植物園。

其次,永久地契。
柏皓 Park Nova是永久地契項目,這意味著房產可以傳承給下一代,而不必擔心土地租約到期。在有錢人眼中,這樣的房子更有保值增值的潛力。
這些擁有永久地契的房產,都是從建國之初就流傳下來的。因為新加坡政府於 2007 年宣布停止出售永久地契土地,因此它也成為不再增長的稀缺資源。

(柏皓 Park Nova 樣板間客廳)
採訪到柏皓 Park Nova的開發商信德集團市場營銷副總監吳佩雲女士,她說:「在這後疫情時代,隨著生活方式以及辦公模式的改變,人們不在只重視房子的商品價值,也會更在意它的使用價值,而柏皓寬敞的戶型設計可以滿足人們不斷追求對於空間的尺度以及更多可能性的需求,外加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永久地契項目,也可作為傳承產業世代相傳。而現有市面上符合以上條件的房產不多,這也是為什麼柏皓如此受到高凈值人事的追捧。」
大房子居住體驗更好,但是價格更貴。這幾年大戶型在市場上更受歡迎,說明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積蓄了更強的購買力,足以克服大戶型「貴」的問題。
當然,也有來自政策的擠壓。新加坡居民(包括公民和永久居民)買二套房的稅費遠超第一套房。所以對於預算充足的買家,想把這個寶貴的名額用到位。大戶型一套相當於小戶型兩三套,不僅只占一個名額,在需要支付的房產稅上也能省下不少!

新加坡眼的一位讀者在房產投資上,就是這個標準的「剛需」。一家四口,一個孩子剛上大學,一個孩子還在上小學。在中國一線城市和新加坡都有自住公寓,還分別投資有商鋪和店屋。
孩子逐漸大了,也面臨著工作、成家等問題。老大新獲得PR身份,加上現在家庭的實力也能負擔比較高的預算,他們現在準備買一套四到五臥室的大戶型,搬到更加市中區的地方。
也正因為孩子大了,他們考慮到傳承的問題,包括自己生意圈的朋友,比較看重永久地契的價值。

市場稀缺的大戶型3房公寓
不到$600萬拿下
柏皓 Park Nova共54個高端私人住宅單位,僅餘6套,全是三臥式戶型。
普通的三臥公寓,差不多在80-100平米,柏皓 Park Nova 的三房達133平方米,這在市面上極其少見,幾乎比同樣房間的普通公寓大出一倍。

私人電梯直接入戶。所有單元都是高天花板,達到3米。
客廳和臥室都是大開間布局,單單客廳就長6.5米,全景落地窗,不僅可以將外牆景色盡收眼底,還優化了採光條件。

主臥+衣帽間+主衛面積已達26平方米,還有空間可以擺放沙發。

主臥廁所的洗漱台還採用了全土耳其進口大理石台面。

櫥櫃選用義大利品牌「Molteni&C」,廚電則選用德國品牌美諾 ,這些品牌都是世界頂級的。

室內室外皆頂配
室內這麼壕,項目設計更是別出心裁,由屢獲殊榮的倫敦PLP建築事務所負責設計,主打垂直花園概念,充分利用自然採光和自然通風,減少使用冷氣和燈光。

蝶形設計,能讓業主270度欣賞壯麗廣闊的新加坡城市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