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句話叫「遠親不如近鄰」,但是在新加坡也有句話叫「防賊防盜防鄰居」。
很多新加坡人提到鄰居就會牙根發癢,因為隔壁鄰居會時不時地請警察到你們家來,把你帶走接受調查。

近日,一家人在家吃飯時,警察和建屋局找上門來了,要求監控他家的噪音和廚煙排放的情況。這是因為鄰居家投訴他家做飯太香了。
對,新加坡的鄰居就是這麼奇葩。
新加坡人的素質在全世界範圍內出名的高,高素質也讓他們養成了一種非常喜歡投訴和報警的習慣,在對新加坡人服務時,一個小動作讓對方不適,對方扭頭就回去投訴。
這種愛投訴的習慣也帶入到了生活中。
如果你家門前有積水沒有清理,鄰居可能會投訴你;如果你家油煙影響到鄰居,鄰居會投訴你;如果你在家說話聲音大,鄰居也會投訴你;如果你在家穿得太少被鄰居看到,會告你穿著不檢。

正因為你在家的一舉一動都被他人「監視」,讓新加坡的鄰里之間關係非常差。
新加坡一項數據調查,53%的人長時間不見鄰居出門,81%的人沒有鄰居的電話,60%的人不知道鄰居的名字。這足以證明,新加坡的鄰里之間來往極少。
近期新加坡還發了一篇報道,一位新加坡老人因為獨居,每天往外扔紙團,以向外表示自己還活著。

或許是因為孤單的靈魂太多,導致大家的養成了各種古怪的嗜好消磨時間。
在新加坡,很多人喜歡在家養雞,每天的雞鳴讓人苦惱不已,養雞的味道也實在讓人無法忍受。
還有人喜歡晚上在家開派對,鬧得街坊四鄰不得安寧。
經常有鄰里因為糾紛發生矛盾,還有人因為矛盾死在鄰居的手下。

為了讓鄰居們增進往來,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在規劃社區時,就保留了增強鄰里關係的公共空間,稱為「鄰里中心」,為本社區居民提供公共活動空間,還提供教育、文化、生活福利等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