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坡縣雖小,還是有一套的。 一早上,就眼冒金星,看到兩個地方又開始發錢了。 香港:將發五千港元電子消費券。 新加坡:給窮人發錢讓富人增稅。 香港的電子消費券我們之前說過,不是滿減券,就是實實在在的錢,除了不能公共事業繳費,可以直接當錢花。
發錢這一塊我們也說過,一般國家和地區學不來。 兩種情況: 一種是可以通過金融手段轉移的,比如美國和日本,都是發錢的大戶。 一種是本身稟賦很高、財政充裕,而且人口規模很小的,錢發出去就能很快循環起來促進經濟發展,比如中國的香港、澳門和台灣。 當然還有新加坡。 不過新加坡除了發錢,還整了個新活兒:
讓富人增稅。 怎麼讓富人增稅呢?
當然,像新加坡這樣的世界公認的低稅率國家,自然是不是直接加稅的,那還不把金主給嚇跑啊。
他們採取的是提高消費稅。 從今年開始,新加坡首次提高消費稅,從7%升至8%,並計劃在2024年進一步提高到9%。 消費稅我們估計沒見過,甚至沒聽過,其實去外國消費的時候,給你打出來的小票,都是明確註明消費稅的。我們稅制不同,在流轉環節徵收過了,只不過大家不知道而已。

一句話,想要多消費,就要多繳稅。 為什麼新加坡要實行這種政策呢? 原因還是通脹導致生活成本上升。 本來,全球就在通脹進程之中,而且這兩年,新加坡移民大增,各種家族辦公室成立,帶來了巨額的資金,據說門檻已經從2000萬上漲到2億,還供不應求。
這些熱錢到了新加坡,就開始推高通脹,酒店、租房、交通甚至KTV、酒吧都開始漲價,讓新加坡本地居民苦不堪言。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貿工部1月公布的數據: 2022年新加坡整體通脹率為6.1%。 由於很多人的收入並沒有漲得這麼快,很多新加坡人抱怨實際收入縮水了。 於是,新加坡回應了民眾的呼聲,今年在新預算案中: 向中低收入者傾斜,為他們提供更多補貼;同時讓有能力的富裕階層多付稅,實現收支平衡,背後是「扶危濟困」的邏輯。 而且,除了消費稅,新加坡今年還會調整豪宅及豪車的稅率,比較富裕的消費者、外國人和遊客,將比低收入的國民承擔更多消費稅。 這是真正的「劫富濟貧」啊。 估計能戳中國內不少人的爽點。 坡縣雖小,還是有一套的。
最近,很多人關心經濟衰退的問題,今天中產計劃聊聊這個話題: 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那麼多十年可以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