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訊)曾被熱議、而且並非新加坡註冊的「皇包車」,搖身一變成陸交局手機應用推薦的5個私召車業者之一,引起公眾質疑。
新國媒體曾報道,中國北京一家公司旗下的「皇包車」私召車平台越洋操控,通過網際網路在國外招攬司機,讓他們在獅城載客和提供包車導遊服務,一度造成坊間熱議。
有公眾最近發現,由陸交局推出的MyTransport.SG手機應用上,竟也出現了「皇包車」。這個於2011年推出的應用,可讓公眾規劃巴士或地鐵路線,或查看即時交通信息等。其中一項路線建議的功能中,除了本地註冊的德士公司之外,也列出各個私召車的選項。

有公眾早前向本報爆料,記者喬裝乘客試搭,從實龍崗到兀蘭的行程一趟超過40元。 (檔案照)
該列表共註明了5個私召車業者,用戶點擊其中任何一個業者後,會被轉介到一個下載頁面,自行下載該私召車平台後預約服務。
有網民在一個名為新加坡德士司機的面簿群組討論此事時表示,「皇包車」並非本地註冊的私召車業者,不明白為何會受到當局認可。
受訪公眾表示,簽約成為皇包車司機後,若與公司發生任何糾紛,擔心他們難以受到本地相關法律的保障。
Go-Jek TADA 沒入榜
MyTransport.SG手機應用上的5個私召車業者,包括FILO、Grab、皇包車、Kardi、Ryde。
反而正在籌備搶攻本地私召車市場的印度尼西亞最大預召服務供應商Go-Jek,與宣布進軍德士電召市場,號稱以零佣金模式營運的私召車應用TADA,都沒有入榜。
本地私召車司機受訪時表示,若能增加乘客的來源,可能會讓他們多賺點。但也有德士司機擔心,私召車業者平台多會「搶走」客源。
公眾陳小姐(25歲,研究員)說,壟斷固然對消費者不好,但如果選擇太多,用戶也會頭痛,她認為三個業者左右較理想。
林小姐(22歲,設計師)則期待更多競爭下,價格和服務都會對消費者更有利。
洪鼎基:應該撤下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全國德士師傅協會和全國私人計程車司機協會執行顧問洪鼎基受訪時表示,「皇包車」如果並非本地註冊公司,難於監管,對簽約司機和乘客而言都沒有保障。
「當局應考慮從應用上移除這個服務的推介。」
談及德士及私召車市場,他表示兩者所受的管制應該平等,所有業者也應該符合當局的一些最低要求,保證服務水準。
他也說,自己已向當局提出,計程車業者不應設具有約束性的合約,阻礙司機或者乘客自由選擇服務。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