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親竟然也開啟了她四零後前前浪的新生活!相當厲害

2020年05月10日   •   4104次閱讀

有一種愛不求回報,有一種愛無怨無悔,這就是偉大的母愛。

明天是母親節,在這個特殊的疫情期,遠在異國他鄉,我不能陪母親過節。

願以這篇文字,記錄我的母親,感謝她無私付出的愛!

願天下的母親健康快樂,平安幸福! ——佳晴

1

又是一個忙碌的早晨。

我剛完成每天的英語學習,準備打掃屋子。邊拿出拖把,邊將手機放在走廊的隔板上,打開微信視頻,連接在國內的老母親。

電話那頭,很快就接通,鏡頭裡的母親,正穿著厚衣衫,一邊擦拭額頭上的汗水,一邊跟我招呼。當得知我也在打掃,她笑起來。

「好巧吶,我也在拖地呀!」母親的聲音有些歡呼雀躍,興奮的樣子,像個孩子。 「我這裡還是很熱,您那邊冷不冷?」我問她。

「今天還好,不冷啦,穿一件背心就可以。」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都把手機放在能聽到最大聲音的位置,邊忙乎邊聊起家常來。

「昨天您家又做花捲了?我看到群里發的圖了。」母親最近迷上做面點,每天都會跟著小視頻,學習做包子、花捲之類的,做好後發圖片到家族群里,引來一陣嘴饞。

「看我做的花捲,好看吧?她們都說好看!今天早飯我都吃了好幾個。」

老母親說起她的面點,更加興奮。

「是的,很好看,像五星級酒店大廚的水平!」我連忙表揚她,順便囑咐:「不要只吃花捲,還要弄點雞蛋和肉吃,老人家要注意營養!」

「曉得,曉得,我每天做菜都有肉的。」

「家裡的水果吃完了嗎?我再到網上買點吧。」

「不要了,不要了,你爸爸前幾天把冰箱都買滿了,千萬別買啊!」

…… 突然,老母親想起什麼事,停下手上的拖把,把手機拿到家裡大陽台上。

「陽台上的花,開的蠻好,我拍給你看看。」母親把鏡頭對準陽台上的花花草草,挨個指給我看,絮絮叨叨地如數家珍。

「這幾盆曇花,都是從去年那盆分出來的,都長活了。開花的時候,特別好看!」

「玻璃房這邊的茉莉花,還是你去年的那盆,冬天老枝凍死了,這是長出的新芽!」

鏡頭又轉向陽台另一側,「這是縫紉機,上個禮拜讓你哥開車拿過來的,路過小區門口,人家都說是古董。都有五十多年,還是我結婚時候的陪嫁呢。」

「那還真是古董,我回頭在這裡定製個柜子,擺放更好看些。」我邊看照片,邊計劃著做個吊櫃,把她的那些寶貝都收納起來。

「莫麻煩了,還定做啥,莫浪費錢,等我走了就當廢品吧,你們又不會用,唉……」

「那也要留下來,當做紀念。也說不定,等我老了,在家沒事也能學著做做。」我笑著安慰她。

「這幾天,我用這個縫紉機,給你家的鞦韆縫了一個套子,沒人坐怕曬壞囉。呵~我還給自己做了一件裙子,等會兒打掃完我洗好澡,穿給你看喲!」

「好啊,等下多拍幾張圖,給我看看吧!」 ……

就這樣,我們邊聊天,邊各自忙手頭的活,一上午過得很快。時間,就在相隔飛行距離6000公里的地球兩處,靜靜流逝。

2

母親,今年七十四歲。用當下的流行語來形容,算得上是前浪的前浪。

現在的她,會很熟練地使用智慧型手機,會拍照與自拍,每天都跟我、其它家人和親戚們微信視頻、拉家常。

還經常在家族群里分享親手做的面點;與老姐妹們互傳語音和照片;逢年過節,還在各家庭群里,跟晚輩們不亦樂乎地秒搶紅包。

在旁人看來,她儼然是一個現代、時髦、快樂的小老太太。

然而,只有我知道,這大半年來,她是怎樣才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又是如何熬過無聊漫長的疫情期。

我在一旁,看著她一天天學會,也慢慢懂得當一個母親的偉大。

3

母親,一生吃苦耐勞,勤勞儉樸。

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天餓不死勤快人」,也堅信「家有千萬,勤儉一半」。以前在農村,父親年輕時身體不好,全是母親下地幹活,她是公認的比男人氣力還大。

在家裡,又是縫紉織毛衣納鞋能手,連遠近聞名的裁縫都佩服她的裁剪功力,衣服只經她看一眼,便會原樣做出來。小時候,我總能穿著花色多樣的衣服,經常贏得同學們羨慕的眼光。

到了晚年,老母親還幫著我們兄妹三人,又帶大三個孫輩,讓我們安心拼搏四方。

這些年,智慧型手機逐漸普及,我時常建議她也學著用用。而她特別看不慣,對她來說,玩手機就是不務正業,就是貪玩。習慣了一生的辛苦,閒不住的她,怎麼能有不務正業的時刻呢?在她看來,人閒就是懶,而恰恰在她的詞典里,永遠沒有懶這個字。所以剛開始,她對玩手機從來都是嗤之以鼻。

可是,當身邊越來越多的同齡老人,都在用智慧型手機,隨手拍照互相發圖。母親發現玩手機的人無處不在,她開始不語,有些迷惘了。

直到有一天,與她一起在廣場打柔力球的老姐妹們,出去參加社區組織的比賽表演後,大家聚集拍了很多照片,分享在微信群里。當領頭的阿姨得知我母親沒有微信時,非常吃驚失望:「毛阿姨,你這麼時髦的人,怎麼沒有微信呢?」母親一臉尷尬,下不了台。

還有一次,老家來的某個親戚,用母親的話形容是「字都不認識幾個」的人,居然興奮地跟她講起天天玩微信,跟遠方的親戚視頻,還過年一起搶紅包的事。

這樣的事情,一次次刺激了她,仿佛曾經占盡無限風光的她,落伍了。

4

一生聰明好強,對任何事都不肯服輸的母親,終於同意讓我教玩手機。然而她一輩子記性不好,出門從來不記路,雖然性格外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她還是難以記住繁瑣的操作。

一方面是手機螢幕的字,對於年過七旬視力老花的她,看起來特別吃力,長滿繭的雙手點擊螢幕也是經常失靈,在我一次次耐煩到不耐煩的教學中,她又怕給我帶來麻煩,便經常說:」算了吧,反正我學不會的。「

另一方面,一生節儉的她,生怕自己誤操作把手機弄壞,還對陌生的操作充滿擔心,她多次都很小心翼翼地跟我說:「萬一我瞎點,把手機點壞了呢?」、「電視里經常播的犯罪案,都是手機騙人錢,只要手機一挨近,卡上的錢就都轉走了「、」我還是不學了,萬一把你們的錢都騙走了!」

聽到她這些說,我又好氣又好笑,一遍遍跟她解釋,讓她放心地隨便點,「手機點不壞的,我沒把銀行卡掛在你的手機上,錢是騙不走的。「

就這樣,經過了很長時間,老母親斷斷續續也換了幾個智慧型手機,但從來沒有真正弄懂,還是只會接聽電話。只有我們三個子女在身邊的時候,幫她接通微信,她才能跟遠方親戚視頻聊天。

然而,自從去年以來,老母親玩手機的技術飛速提高。

這個時間的轉折點,更準確地來說,就是我們離開中國,來到異國他鄉的新加坡之後。

5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時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的這首《遊子吟》,道出了這世間最無私最牽掛的愛——母愛。

兒行千里母擔憂。

自從我們來新加坡後,她一邊鼓勵我們,一邊獨自忍受著離別的煎熬。剛來的那段時間,不能每天長途國際電話,非常惦念。每次好不容易撥通微信視頻,她都先是欣喜,再轉而含淚,但還是笑著讓我安心:「放心,我在家都很好,你們在外也要過好!」

每當她對著鏡頭哽咽不語時,我知道,她正壓著心底無盡的思念,牽掛著從小帶大的外孫,惦念著總是忠厚善待她的女婿,又是多麼想念異國他鄉的小女兒啊!

大概,在母親心裡,在我們出國之前,她從來沒有想過需要認真玩好手機。以前的她,總認為我們不會離開,隨時可相見。因為我們三個兒女都在蘇州,住的還很近。隨時她想見我,便打個電話,我十分鐘開車就到她跟前。

而現在,遠隔千山萬水,她才知道,異國他鄉的小女兒,再也不是一個電話立馬能召回的。

終於,我年邁的母親,在古稀之年,為了每天能看到我們,開始努力學著用手機。

當老母親第一次主動撥通我的微信,在手機里看到我就興奮不已,她就像孩童般開心和好奇,聲音都比平時高了幾度。雖然,我在螢幕上只看到她的額頭和頭髮。我忍著笑,提醒她把手機稍微拿低一點。

再後來,我經常收到她的奇怪微信,比如發視頻邀請就立刻關閉、莫名其妙的符號,未發完整的語音等,經過這些誤操作後,老母親終於學會了。

每天隨時隨地的視頻,和語音消息發送。讓遠方的老母親,不再孤單煎熬,一次次視頻後,終於能看到她放鬆的笑顏。

距離,對我們來說,好像也不那麼遙遠了。

6

今年新冠疫情的到來,讓所有人不得不都宅家,在這漫長的日子裡,讓母親玩手機的技術,達到更高的水平。 新科技,仿佛給她的生活,打開了一扇窗,開啟一個新的世界。

現在,她能很熟練地使用智慧型手機,每天隨時跟我和家人、親戚們微信視頻或發語言。還能精通拍照、攝像,家庭出去聚餐,不時地給孫輩們抓拍些照片,分享在各群里。

(母親發來的親手做的各式花捲)

她還喜歡跟著某小視頻學習做面點,經常在家族群里分享親手做的面點;學習養花草的方法,把新開的花拍圖給我看;在手機里看到一件漂亮旗袍的樣子,親手縫紉做條裙子,穿上自拍發給我看;還會與打柔力球的老姐妹們,互傳出去比賽或聚餐後的照片;逢年過節,還在家庭群里,跟晚輩們秒搶紅包。

(母親鏡頭下的花花草草)

(母親秀她新做的裙子給我看)

(母親在陽台上養的花)

現在的老母親,每天都過得非常充實,伴隨手機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收拾完開了鮮花的小院,會記得拍照給我看,或秀圖到老姐妹們群里;失去聯繫多年的老朋友、老親戚,都能保持時時聯繫,天天有人陪著視頻聊天,真正活成了一個快樂的小老太太。

而我,為她高興之餘,還多了一項任務——每天提醒她少看手機,晚上早睡。正如多年以前,她每天提醒我做的一樣。

每個母親,從孩子襁褓之時,陪著咿呀學語,陪著學步吃飯。當一歲歲的光陰過去,青絲變了白髮,當她陪伴我們長大,卻慢慢變老。

作為兒女的我們,卻經常忽略一個事實,上了年紀的父母,也如孩提時代的我們一樣懵懂,一樣渴望耐心,渴望安全感,也需要我們的照顧。

今天就是母親節,給母親發個視頻,說說家長里短,聊聊心裡話吧!

註:本文所有照片,都來自作者佳晴,2018年的魯冰花攝影照。

圖\文|佳晴

感謝微信公眾號行思流水授權新加坡眼轉載。

最後以新加坡華樂團一典《魯冰花》祝天下所有人和他們的媽媽節日快樂。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