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商海

2020年03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前言

2019年3月,《福布斯》發布最新全球富豪榜。太平船務(PIL)創始人、人稱「新加坡船王」的張允中以101歲高齡成為世界最年長的億萬富翁,並以21億美元凈資產位居新加坡富豪第12位。

現年102歲的張允中依舊精神矍鑠,他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面對起落浮沉永遠保持謹慎沉著的作風。2018年4月1日,時任太平船務集團主席的張允中宣布正式退休,把沉甸甸的舵輪交到兒子張松聲的手中後,以另一種形式繼續這段征程……

起落沉浮,臨危不懼

1918年,張允中出生於福建金門的一個大戶人家。父親張文夏是村長的兒子,母親黃玉燕是秀才的女兒,家中典藏的書屋則是張允中兒時的遊樂場。為躲避戰亂,1937年張允中下南洋投靠已在新加坡做醫生的父親。1940年,他隨大舅到馬六甲做生意。家中的一艘機動船,經常往返於馬六甲和蘇門答臘之間運貨,張允中便在這艘船上萌發了與大海作伴的想法。

然而好景不長,1941年日軍的戰火燃至東南亞,新馬地區先後淪陷,商業活動幾乎全部停擺。張雲中的父親被認作「抗日醫護人員」慘遭遇害,而他自己也因接濟馬六甲抗日游擊隊而遭日軍逮捕。張允中在牢內遭受虐待、度過人生中最為黑暗的9個月後,多虧母親打點關係才將其救出。

這場突如其來的浩劫中斷了張允中的海上事業計劃,戰爭結束時大舅的貿易公司也無奈關門。戰亂和牢獄之災令張允中更加珍惜平凡生活,他重振旗鼓決定一切從零開始。

回到新加坡,張允中買下一艘二手帆船,準備在新加坡與印尼之間做物物交換的生意。這次創業也並不順利,正趕上印尼爭取獨立,荷蘭殖民政府封鎖了部分海域,原本兩天的航程需要一個半月才能完成。外加海盜橫行、損失慘重,張允中也只得收手,另尋出路。

在友人的推薦下,1948年張允中加入了鄭氏三兄弟——鄭祺福、鄭祺泰和鄭福源的泰興源兄弟公司。公司起先專營新加坡土產貿易,後來更名為祺福船務公司改做航運。張允中在祺福的18年間,幫助公司大舉開拓海外業務、擴增船隊、開闢貨運航線,還曾參加馬來西亞百人訪華團,代表華商船運界與我國政府簽下運輸協議。

正當一切都步入正軌,1967年49歲的張允中又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重新創業。

一代船王,與海作伴

1967年3月16日,張允中與幾位友人共同出資600萬新幣創辦太平船務公司,取意「航運平安,生活太平」,開始了新的海上征程。彼時的新加坡剛剛建國,為解決英國殖民政府撤離後的失業問題,國家財政部部長吳慶瑞召集船商,大力支持其投資創業,並給予優惠的稅收政策,只需滿足幾個條件:船隊必須懸掛新加坡國旗;聘用的船員至少一半是新加坡人;至少一半的船隻修理工作需在新加坡進行。

政府支持,天時地利,太平船務的生意風風火火得張羅起來,中國市場成為張允中的重點關注對象。雖然當時國內正處於動盪之中,但張允中堅持從不中斷與國內的業務,這使得中國航運界有了「貨運不出找太平」的說法。

作為海外華僑,張允中一直胸懷家國之情。父親見證了新中國發展的日新月異,兒子張松聲也毫不猶豫投身到改革開放的建設大潮中來。發展至今,太平船務已有近三分之一的業務與中國相關。

張允中自己清楚,「新加坡船王」的稱號來得有多艱難。中東戰爭、石油危機、亞洲金融風暴、SARS疫情爆發、全球金融危機……航運業就如同大海的波濤,與全球局勢一起起落浮沉。張允中在商海打拚多年,見識過驚濤駭浪,「平心靜氣,臨危不亂」早已成為他對自己的要求。在他穩健發展的策略之下,太平船務得以躲過風雨。

現如今,太平船務已由一家散貨運輸公司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船務公司之一,業務橫跨航運、貨櫃製造和物流三大領域。貨櫃運輸航線覆蓋了整個遠東地區,遠至歐洲、黑海、加拿大、紅海、波斯灣、東非、非洲南部和西部、澳大利亞、紐西蘭、南美洲東海岸及美國西海岸。同時還擁有專業的支線,覆蓋東南亞、孟加拉灣及印度東岸的大部分港口。

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太平船務旗下總共運營著117艘貨櫃船舶,總運力為387,443Teu,全球占比1.6%,在世界貨櫃運輸公司中排名第10。

在造就這一切輝煌、執掌太平船務50年之後,張允中終於決定退休,將集團主席的職位讓給他的得力助手、14個子女中的老五——張松聲。

張松聲曾任香港勝獅貨櫃企業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行政總監、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前任會長、新加坡政府議員、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副主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駐新加坡榮譽領事、新加坡海事學院理事會主席、通商中國董事等要職,也可謂是「虎父無犬子」。

寫在最後

《福布斯》榜單在介紹張允中時,除了提到他是全球最年長的億萬富翁,還有一句看似平常的描述:他每天都去上班。

對此,這位百歲老人表示:「這已經成為了我的習慣。我不習慣老呆在家裡,因為這非常非常的無聊。」勤勞和節儉,是張允中秉持的兩大價值觀,也是他留給後代的精神遺產,更是他馳騁商海半個多世紀曆久不衰的唯一秘訣。

張允中,為太平船務保駕護航半輩子,現在仍舊默默站在它身後,守護著它乘風破浪,繼續遠行。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234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6840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95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