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近日頻傳青少年為引人注目而作出誇張行徑。(李國豪製圖)
作者 李國豪
曾經年輕過或依然年輕的蟻粉一定有過這樣的體悟。
年少時,忙課業、忙著搞好人際關係、忙著為若有似無的情竇初開而奔波、忙著應付臉上蹦出的青春痘,但最忙的,肯定要數應付體內那股蠢蠢欲動的叛逆氣息。
想引人注目大概是青少年階段的最佳註腳。只不過總有人行差踏錯,用了不恰當的方式去彰顯自己的特立獨行,把「裝酷」這件事給搞砸了。
下面這幾個「人不輕狂枉少年」的例子,大概就是冠病疫情暴發後,最讓新加坡每個角落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都會忍不住「嘖」一下的「典範」。
誇張程度?
紅螞蟻評估應該差不多快達到可以讓國會議員李美花阿姨忍不住罵一聲「死鬼仔」的程度了吧?
德景中學女學生樓梯間吞雲吐霧 近日網際網路流傳一段5秒長的視頻,3名女學生穿著德景中學(Northland Secondary School)的校服,大剌剌坐在某組屋區的樓梯間吸菸。
視頻畫面顯示,最靠近鏡頭的那名少女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把香菸送往口罩下拉露出的嘴巴。
吸了一口,吐出一口,再對著鏡頭咧開嘴笑,一副「我吸菸,我好棒棒」的囂張模樣。
另外兩名少女則是指間夾著煙坐在後頭。而在一片迷霧當中,還可發現她們在疫情期間,
「居然沒有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絕非鼓勵大家吸菸,但根據一些資深菸民分析,少女的一吞一吐非常的「業餘」,並不是嚴格意義上把煙吸進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的「吸菸」,因此幾乎可以肯定她們抽菸的行徑除了「裝酷」吸引他人注意外,別無其他。
儘管少女們抽菸的手法非常「健康」,但她們明顯搞錯了「酷」的定義,行為不檢點絕對不是一種「酷」。
德景中學很快採取了行動,聯絡當事人的家長,斥責學生不負責任及違反安全距離措施並對她們採取包括暫時停學在內的嚴厲處分。
校方強調會繼續輔導相關學生,以讓她們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並學習為自己負責。
「嫌錢多」,50新元放水流
同場加映的還有來自萊佛士書院的學生。
近日盛傳的幾段視頻顯示,一名身穿萊佛士書院校服的學生在校園欄杆處「故作瀟灑」地把一張50元鈔票扔下樓,鈔票緩緩地落在頂棚上,拍攝者還戲謔地在視頻配上「Whoops」的字眼。
另外一段視頻則顯示幾名男生圍在一間廁所隔間的馬桶旁。一樣的把戲、一樣的無知、一樣的戲謔。
其中一人掏出一張50新元鈔票丟入馬桶,再按下沖水鍵,最後一伙人再對著鏡頭比出勝利的手勢,而視頻則配文「我們的廁紙」(Our toilet paper)。
想浪費錢,大可關閉廁所門「自己沖、自己爽」即可。但這些學生刻意將炫富過程記錄起來,並掛上社交媒體大肆宣傳,顯然目的還是只有一個: 「引人注目。」
只不過,用錯了方式。
萊佛士書院指出,校方已經對三名學生採取了嚴厲的紀律處分,並給予他們輔導。
看著付諸東流的50元鈔票,叔叔阿姨們除了責備意味的「嘖」,想來也少不了來一聲充滿惋惜的「唉」。
大家忙防疫他們忙「播毒」
下來這兩位的下場就沒那麼簡單了,他們日前已分別被控上了法庭。
今年2月,在冠病疫情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之際,兩名17歲少年在武吉巴督西的一家職總超市惡搞了一出「如何散播病毒」的爛戲碼。
其中一名少年從冷藏櫃拿出兩瓶果汁「試喝」,然後稱飲料「有點酸」,接著把飲料放回冷藏櫃。
另一名少年則協助其拍攝,並上載到Instagram,並標上「如何傳播冠病19」的字眼。
儘管他們公開道歉,並表示他們當下其實有將兩瓶喝過的果汁拿去結帳,但這場全無幽默感且造成社會恐慌的惡作劇終於還是讓他們吃上了官司,實現了他們想「受萬人矚目」的「夢想」。
兩人在警方完成調查後,各被提控一項共謀公共滋擾的罪名。

17歲少年在超市偷喝飲料再放回,拍攝者還在視頻中加上「如何散播武漢病毒」的字眼。(面簿)
對話和寬恕取代一味苛責
日漸泛濫的社交媒體、各式影音平台和唾手可得的手機拍攝功能,讓青少年有了更多表現自己的平台,一個不小心就會行差踏錯步了歪道,損人利己。
同樣的網際網路世界,也讓更多所謂的網紅,能夠以他們自認為特立獨行,實則已跨越紅線的方式對受眾產生影響力。
於是,各種不計後果、不顧他人感受、不理社會脈絡的文字、影像和影片開始為了沖高流量而存在,被玩爛被玩臭的「惡搞」(Prank)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處在叛逆期的青少年在這種次文化衝擊下難免潛移默化。
但罵歸罵,網絡的力量也在於它的反制和反饋能力,時代不同就該有不同的做法。
避免流於教條式的約束,以年輕人更聽得懂的語言去和他們對話,並導正他們可能出現的偏差,也是大人們的重要功課。
在紅螞蟻和蟻粉仍是青春小屁孩的那個年代,自己和周遭同伴的乖張行徑其實也少不了多少,抽菸、爆粗、打架、逃學、上網吧打遊戲也是一些人「裝酷」和「尋求關注」的集體回憶。
大人們也曾輕狂過,自然也很清楚寬恕和真誠的對話對陪伴叛逆期的青少年長大能有多大的力量。
「人不輕狂枉少年」其實是褒義詞,裡頭說的輕狂是指那些自己老了就不會再有滿腔熱血去完成的事,只不過有些人將輕狂用在了錯誤的地方。
少罵幾句「死鬼仔」,多點理解和對話,整個社會就能幫助下一代棟樑少走一些冤枉路,也讓他們不至於將小錯鑄成大錯。
有朝一日也會變成三位阿姨的那三名抽菸女學生,她們或許也會對那個時代的另一個學生抽菸的視頻發出苦澀的「嘖」,但同時,也一定會為自己能在一個充滿包容和理解的社會成長而感到慶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