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卸下部長職位後挑戰 黃志明吁再檢討公平考量框架

2020年08月18日   •   1萬次閱讀

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志明接受專訪時說:「檢討公平考量框架可更好地保護本地PME,確保新加坡人能從事條件好的工作,但我們同時也繼續藉助全球頂尖人才的才華。」他早前曾指出,應正視如何「在入境人數和吸引最傑出人才到新加坡來之間,精確地平衡」。

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志明呼籲政府再檢討現有的公平考量框架,特別是針對專業人士、經理和執行員(PME)方面,透過政策的調整和技能培訓,讓PME「能夠應對新經濟環境的挑戰」。

黃志明日前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說:「檢討公平考量框架可更好地保護本地PME,確保新加坡人能從事條件好的工作,但我們同時也繼續藉助全球頂尖人才的才華。」

公平考量框架旨在要求僱主公平考慮所有求職者的機會和條件,黃志明並沒有具體說明他希望政府對這框架做出哪些調整,但他早前接受《海峽時報》採訪時指出,工作準證和S准證的申請門檻已收緊,接下來應正視如何調整外籍PME所持有的就業准證,「在入境人數和吸引最傑出人才到新加坡來之間,精確地平衡」。

聚焦PME需求是職總未來重點

新加坡勞動隊伍中,有近六成居民是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和技師(PMET),聚焦PME的需求是職總下來的一個重點,職總也打算設立一個組織來保障PME利益,詳情有待日後公布。

政府今年2月才調整了公平考量框架,加重違例僱主的懲處,涉及的歧視行為如果惡劣,僱主甚至可能被罰24個月禁止聘用外籍員工。

儘管如此,這個包括要求僱主在申請就業准證前先在MyCareersFuture.sg求職網站刊登招聘廣告的框架,仍備受詬病。輿論認為,框架重視的不外是形式,沒有具體約束力,也因此常有人要求為僱主設立配額,限制他們可雇用的就業准證持有者。

黃志明受訪時說:「確保新加坡人在求職時不受歧視,我們設了公平考量框架,在防範工作無故流失方面,我們則推出了公平裁員框架,我們必須讓這兩者如何相輔相成,全面地保障勞動隊伍中的新加坡核心掌握最好機遇。」

勞資政協作夥伴早在2016年就制定了《勞資政冗員管理和負責任裁員指導原則》,職總上月再推出公平裁員框架。兩個框架的一些條款重疊,例如呼籲企業在裁員過程中避免歧視本地員工。

針對此時再推出新的框架,黃志明坦言,這麼做是要大家聚焦於裁員——這個經濟下行時不得不關注的課題。

他強調,與之前勞資政原則不同的是,新框架旨在讓人記得三大原則:捍衛新加坡人核心,但同時歡迎外籍員工以強化勞動隊伍;及時干預以保住工作,降低成本以保障就業;以及提供就業援助,包括提供合理的裁員福利和幫助員工配對新工作。

他也說,推出新框架也並非基於本地已出現許多不合理的裁員行動。

上月底,服務之鷹亞洲公司(Eagle Services Asia)進行兩輪裁員行動,被指未與相關工會取得共識,就單方面裁退員工。

黃志明隨即授權工會進行秘密投票,讓員工決定是否應該對這家由飛機引擎製造商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ratt & Whitney)和新航工程(SIA Engineering)合資的公司採取合法勞工行動,投票結果顯示工會獲得員工大力支持。幸好後來雙方達成協議,新加坡才不至於在相隔34年後,再次發生合法罷工行動。

對此,黃志明說:「如果說裁員是下策,採取勞工行動就是下下策。那上策是什麼呢?就是使用職總公平裁員框架,在困難的環境中協助公司持續營業,儘量保住工友的工作,防範不愉快的裁員過程。」

他也說:「作為秘書長,不管是哪一方面我都要做好準備,包括做好心理準備。在做決定前,我得自問有沒有好好考慮到各個解決方案,勞工行動是下下策,因為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往後的日子,我們與公司管理層還能如何製造雙贏局面?」

大選塵埃落定,職總秘書長黃志明全心全意扛起疫情中「保工作、保生計」的重任,承諾竭盡所能為員工謀福祉。

黃志明:不是內閣部長也會盡全力推動工運

7月24日,離大選塵埃落定不過短短兩周,率領四人團隊到盛港集選區應戰但敗北的職總秘書長黃志明,即推出公平裁員框架,以行動證明大選結束,他已全心全意地扛起疫情中為工友「保工作、保生計」的重任。

職總今年2月成立的就業保障聯盟(Jobs Security Council)已為2萬名員工配對新工作,加入聯盟的公司從6月初的7000家增至目前的超過9000家,比原本設下第一年吸引1500家企業加入聯盟的目標,多出了五倍。

黃志明說:「這個機制奏效固然讓人欣慰,但這樣的成功配對率也反映出本地經濟所承受的衝擊。」

諸多計劃要執行、諸多解決問題的方案要制定,原是總理公署部長的黃志明在滿滿的工作議程中,是否曾遺憾自己不再是內閣的一員?

對此,黃志明坦言:「與企業交流時,當部長自然有一些好處,但就如報章所刊登的讀者來函所說的,秘書長不再是政府的一分子,讓工運更能有表達獨立觀點的空間。」

他也強調:「就算我已經不再是內閣部長,我仍會竭盡所能做工會頭應當做的事,這跟我是否擔任其他職務無關。再說,我是由工會代表推選出來的,不管我是不是閣員,我對工運仍有我應盡的責任。我會繼續致力於為工友謀福祉,特別是繼續扮演勞資政夥伴的重要角色,推進三方的協作。勞資政協作始終是新加坡經濟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門,這個信念我不曾動搖過。」

被詢及至今有沒有資方因為他不再是閣員而改變態度,黃志明笑說:「我還沒碰到,有的話,你要告訴我。」

跟職總「同居」而不結婚 疫情期間逾百中小企業設工會

冠病疫情推高中小企業設立工會的意願,過去約八個月里,已有超過100家中小企業完成設立工會的實質安排,讓它們所雇用的約8000名員工可享有工會會員的福利與援助。

職總秘書長黃志明日前在本報專訪中,透露更多中小企業設立工會的趨勢。職總助理總幹事楊木光隨後受詢時說,這樣的成績讓職總得以放眼到年底能有150家中小企業設立工會。

楊木光把這個增加趨勢歸功於黃志明願意打破思想框框,不拘泥於設立工會的安排一定要具法律約束力。

企業更願意透過勞資政網絡強化能力

他解釋說,中小企業多年來就是擔心被法律綁手綁腳而不願意設立工會,之前甚至有企業願意為所有員工繳付會費,讓員工享有職總提供的福利,但前提是不要設工會。

楊木光形容,目前的安排有如職總跟中小企業簽署「同居協定」而不是結婚證書,但雙方都不排除假以時日簽署結婚證書的可能性。「雖然沒有結婚證書的約束,卻有結婚之實,個別工會還是努力把雙方拉得更近,工會為中小企業提供的服務與其他企業沒有兩樣。」

至於為何有更多中小企業要與職總「試婚」,楊木光認為,主要是因為勞資關係跟過去已經大不同,企業更願意透過勞資政網絡,強化資源與能力。

例如,一個卡拉OK業者眼見遲遲不能復業,希望藉助工會為員工培訓,加強員工能力。這個業者也要同時物色合適的工作崗位,為打算離開的員工配對工作,並且探討如何透過職總推出的「商業與科技運作藍圖」(Operations and Technology Roadmap),了解能如何重塑企業。

商業與科技運作藍圖與一般為員工提供培訓的做法不同,職總會先向企業了解它們的業務需求和轉型目標,再探討企業所需的科技、程序與人才,再與諸如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等機構合作,彌補企業在科技方面的不足,並為員工提供合適的培訓。

職總發言人受詢時說,冠病疫情暴發前,已有不少公司在探討轉型與提升問題,包括探討怎麼協助操作員轉型為技工。疫情蔓延後,隨著不少公司裁員時,先裁退外籍員工,商業與科技運作藍圖的當務之急,是如何使這些工作「在地化」,也就是重新設計這些工作,吸引新加坡人去做。

記者:何惜薇

攝影:李健瑋

攝像:嚴宣融

剪輯:塗汶聲

編導:陳勁禾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