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新加坡,每年大約有7億公斤的塑料垃圾被丟棄,但只有10%被回收。為了解決塑料污染的問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非營利組織「終結塑料垃圾聯盟」承諾投入120萬新元來資助大膽的跨學科研究。
什麼是塑料污染?
塑料污染,是塑料物體(如塑料瓶等)在地球環境的積累,對野生動物,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和人類的不利影響。它還指的是沒有回收利用的大量塑料,最終被扔進了垃圾填埋場或不受監管的垃圾場。同時,塑料污染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和形式,影響陸地、水域及海洋。

圖片來源:VOA
一些地區已經開始進行塑料減量,其做法是試圖減少塑料的消費量及提倡塑料回收。
NTU積極應對
作為全球領先的教育機構之一,南洋理工大學堅定地認為,大學在應對全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中承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就此提出了相關責任和優先培育的研究,開發積極的解決方案來更好地促進可持續發展。

在過去的幾年中,世界人口和城市化進程迅速增加,導致大量廢物成倍增加,其中大部分是塑料。塑料的這種不成比例的生產和消費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環境和健康。迫切需要解決塑料廢物問題是一項重大的全球挑戰。
研究主題
為了為塑料污染帶來的挑戰和責任提供解決方案,更好地應對全球環境挑戰,南大科學技術研究所(NISTH)和新加坡CEA研究循環經濟聯盟正在與一個領先的非營利組織——終結塑料垃圾聯盟(AEPW)一起合作,推出解決方案來消除全球塑料垃圾污染的普遍問題。

為了啟動合作,雙方的努力集中在兩個特定主題上:
減少塑料垃圾
塑料垃圾是一個需要迅速解決的嚴重問題,使用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等先進技術可以極大地幫助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改善。在這個進程中,應該更加強調發展有效解決方案的明確轉化機會。
其重點領域不受限制,但可能包括直接減少塑料廢物和/或減少塑料廢物對環境影響的因素。這也是非常中要的一個主題。

終結塑料污染的社會行為
隨著人們投入巨大的努力尋求技術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挑戰,研究人類行為的影響對於使這些技術進步持續和有效變得更加重要。
因此,在嚴研究塑料污染減少的具體措施同時,也要注重對相關社會行為的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問題解決與保持可持續發展。

目前,已經擁有十餘位專業的學者投入該專項的研究計劃中,他們來自不同國家與不同領域,包括材料、數學、計算機、土木工程、機械、生物科學和經濟學等多個領域,展開跨學科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致力於推進該領域的研究,解決塑料污染的問題。

部分學者簡介
全民參與
應對塑料污染,一直以來都需要公眾的參與,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屬於個人的一份力量。以下這三個重要的小事人人都可以做,每個人都可以為解決塑料污染做 出一份貢獻。
1.拒絕使用塑料袋
據測算,全世界每分鐘使用的塑料袋達100萬隻,而一隻塑料袋可能需要1000年時間才能降解掉。過去二十年間,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或禁用塑料袋(如盧安達、加利福尼亞等),或對塑料袋徵收稅費(如愛爾蘭、華盛頓特區等),以鼓勵人們不用塑料袋。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這些措施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成功,但您可以在購物時自帶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以此為他人樹立榜樣。請不要使用尼龍袋或聚酯袋,因為它們也是用塑料製成的——請選用棉布袋。
2.自備瓶子裝水
目前人們每分鐘購買的塑料瓶約為100萬隻,而其中大部分是不可回收的,因此自己用瓶子裝水是一個 很好的解決措施。

圖片來源:misterleaf
在袋子中裝入一隻可重複使用的瓶子, 在書桌上放置兩隻可重複使用的瓶子——一隻喝熱飲用的杯子、一隻喝冷飲用的玻璃杯。
3.減少使用塑料餐具
訂外賣時,儘量告知賣家不要使用塑料餐具。招待客人時,使用可復用的餐具。2016年,法國成為禁用塑料盤和塑料杯等餐具的首個國家,希望以此促進生無可降解餐具的創新。

圖片來源:浙江新聞
塑料污染絕不是一個小的問題,在全球範圍中都是一個應當被重視的環境問題,只要在各大機構與高校的合作帶領下,每個人都付出個人的一份努力,相信可持續健康發展一定會實現。
*本文沒標註圖片來源於 NTU Face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