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對Lazada的投資額總計已達到40億美元。阿里在2016年投資10億美元收購Lazada 51%股份,之後的投資力度也在不斷加強。2017年,阿里投資10億美元增持其Lazada股權至83%,到了2018年3月再度追加投資20億美元。

之後來自中國的位元組跳動等發展強勁的網際網路公司也都要來新加坡紮根發展,中資企業和新加坡的交情只會越來越深。
另一方面,新加坡對中國的投資更是手筆極大。
新加坡國有投資企業淡馬錫在中國的投資組合凈值約為4030億元人民幣,在淡馬錫的總體投資規模中占比26%,已經和它在新加坡本國的投資規模齊平,並列首位。
中國許多著名的大公司背後股東都有淡馬錫的身影,甚至中國多家核心國企淡馬錫也有份參與。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還有中國平安等等。
2019年10月24日,淡馬錫全球企業發展聯席總裁、中國區總裁吳亦兵在彭博買方論壇上發言:
「我們覺得在今天的世界上從風險和回報的平衡而言,在中長期來看中國還是最好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從根本上來說,我們對中國經濟還是有長遠信心的原因。」

2019年10月15日,在第15次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上,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與中國副總理韓正共同宣布了新加坡-中國自由貿易升級協定將在2019年10月16日正式生效。
新中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對原來協定的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貿易救濟、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合作等領域進行升級,還新增電子商務、競爭政策和環境等三個領域。

在這次疫情期間,中新政府和企業不但以線上線下形式舉辦會議,也在今年6月建立了中國同東南亞國家間的首個「快捷通道」,讓兩地商務人員得以在疫情下恢復往來。
可以看出,儘管身處充滿挑戰的商業環境,中新政府和企業仍然能夠克服困難,有效地加強經貿合作。

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製造業。聯合國統計資料顯示,中國製造業占全球製造業產值的比重已超過25%,在全球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於今年6月發表文章說,中國產業鏈強大,基礎設施完善,市場巨大,這將讓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在疫情過後更加凸顯。
可以看出,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很難被動搖,而新加坡更是離不開中國製造。
但中新兩國的經貿關係,遠遠不是中國製造四個字可以簡單概括的。
希望中國和新加坡繼續保持良好的經貿合作發展勢頭,未來,在經貿上開展更多的合作,達成更多的互利共贏。
資料來源:
1. 新浪財經:中國製造雙層電動公交車在新加坡投入使用
2. 新華網:中國交建匠心搭建新加坡方艙隔離所
3.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製造新加坡地鐵返工引發的思考
4. 新能源電動智能汽車:新加坡首批電動汽車中國製造
5. 獅城新聞:新加坡未解懸案——麥當勞男童失蹤案!
6. 財新網:新加坡:投資中國=投資未來
7. 東協:中國—新加坡持續發展經濟合作
8. 新華網:《經濟學人》:疫後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將更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