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開年
新冠病毒便來勢洶洶
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拉開了序幕
每天不斷刷新的疫情信息
每一個真實但殘酷的數字
封城
隔離
逆行而上
在跟病毒的對抗中
我們每個人都在付出
同心同力 共克時艱
隔離病毒
不隔離愛
一位位平凡的普通人
帶著愛、勇氣、希望
衝破病毒的阻礙
聚成星火 點亮黑暗
……
01. Eve Tan女士 「給予別人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榮耀」
疫情爆發以來,客工宿舍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客工們的衣食住行都牽動著大家的心。
4月14日,新加坡Anchorvale餐廳收到一個特殊的訂單外賣。下單者Eve Tan女士一共點了約100新幣的餐點,希望餐廳幫忙送到位於榜鵝的一個勞工宿舍,改善一下他們的伙食。
「你會在宿舍那邊取餐嗎?」
「不,你直接交給客工就好。」

02. Zubair Amin教授
「災難面前的大愛,化成堅定的使命感」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Zubair Amin是自願前往全島多個客工宿舍提供現場醫療支持的800名志願者之一。
除了平日在國大的工作,他過去的3個周末,每天都會在客工宿舍工作8小時,照顧約150名確診病人。
「不是每個人都有所需的技能,去(客工宿舍)照顧他們。我是幸運的。我非常認真地對待這一使命。
對我以及在這裡工作的許多醫生和護士來說,這是我們的職責。I believe it's a call of duty."

03. Lee Ray Sheng同學 「關愛是一團爐火,爐火生生不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0歲的Lee Ray Sheng,今年2月與朋友在校園內合開炒米粉攤位,但因新冠病毒疫情被迫關閉。
但他沒有怨天尤人,毅然決定為有需要的國人提供免費早餐,至今已獻出逾1500份「愛心米粉」。
「我們還是全職學生,和父母居住,就算沒有了收入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別人卻不同。」
Lee Ray Sheng表示,他們是出於想幫助別人才發起這項活動,自己的心也因此而充實。他打算再多聘請一個廚師,並招募五名志願者來分擔工作。

04. Nurul Aisyah女士 "用行動實踐使命,在疫情中堅守崗位"
Nurul Aisyah女士的家在馬來西亞柔佛,她已經在新加坡中央醫院從事清潔護理工作多達19年。
3月份,新加坡疫情大爆發,她年邁的母親和四個子女乞求她返回柔佛Taman Jaya的家,但被她拒絕了。
「母親每天都打電話給我,哭著求我回去。我說:「媽媽,我愛你,我有一天會回來,但現在不是時候。如果我現在回去。誰來照顧醫院這些患者?」

05. Majid先生 "盡綿薄之力,讓熟悉的新加坡儘快回來"
Majid是一位從事清潔服務的必要服務工作者,儘管他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不會讀書也不會寫字,但他這40年以來,一直勤奮地保持新加坡鄰里街道和公園的清潔。
本地實行阻斷措施以來,面對著接觸病毒的風險,他仍然每天出門工作。
「這段時期已經很艱難,希望大家都嚴謹看待阻斷措施。」

06. Reema Razif女士 "用大愛換春天,待陰霾散盡,迎來新生"
Reema Razif是新加坡一名女警,她於4月18日在Facebook上呼籲大家配合政府的阻斷措施,並貼出了自己挺著30周孕肚的照片。
她說,雖然目前懷著身孕,但她仍每天為工作忙碌,阻止和減少罪案,保護無辜者,她希望所有人都能配合措施,疫情可以儘早結束。
「我想留在家嗎?想陪伴孩子嗎?當然!我也擔心和緊張。可是,無私奉獻讓我感到滿足。」

07. Suriana女士 "愛沒有標價,追隨內心,溫暖這個世界"
Suraina是新加坡中央醫院的一名護士,她注意到客工在轉到社區隔離設施後需要新衣來更換。於是,她號召身邊的朋友與同事捐出舊衣服、祈禱墊、洗漱用品和毛巾。
在她整理和重新包裝後,交給客工,希望能在這個艱難的時間,為客工提供一些幫助。

08. Ling Ging Goh女士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Ling Ging Goh是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ICU病房的一名護士,今天24歲。
每周,她需要值5天班;更換工作服,戴口罩,穿防護服,戴手套、護目鏡,著隔離衣,鞋套……這是她每天進入病房前需要做的準備。
工作量最大的一天,她連續工作了13小時,沒有休息。
「我忠於自己的使命,我不會放棄。I am faithful, I do not give out."

09. 林健雄先生 "疫情擊不碎浪漫,為厄運獻上歌聲"
音樂家林建雄領導舉辦了Voices Of Singapore的活動,號召全球20多個國家生活的超過900名新加坡人組成了虛擬合唱團,共同演唱國人喜愛的歌曲《家》,為新加坡抗疫加油打氣。
「這正是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要展現的力量,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加坡人,在(疫情)期間相互支持。"

10. 毅然支援抗疫一線的3000名志願者 "最美逆行,英雄無畏"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在4月28日表示,自政府4月7日設立新加坡醫療護理志願團隊,招募非醫護領域的人士以來,已經有3000名各年齡層的醫護專才加入隊伍,他們來自私人領域,也包括前醫護人員。

致敬,
因為每一份善意都值得被尊重; 感恩, 因為疫情讓我們看到文明的光輝; 銘記災難中的逆行; 銘記困境里的善良; 等到春天來臨時, 我們再重返熱鬧的街道, 摘下口罩, 互相擁抱。 相信,
愛與希望永遠在。
此時此刻 每一位 努力保護他人 努力保護自己 平凡但可愛的人 都是值得歌頌的英雄
我們,都是英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