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上不乏各種有趣的人物,比如:

我沒拍清楚,其實他身上掛著好幾盞閃爍的燈。
美國隊長:

赤腳大仙:

紅裙老外大媽團:

這三個印度大佬中氣十足。他們一直跑在我身後,高談闊論,而且背包中還播放著印度音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十分歡樂。我實在怕了,就放慢腳步讓他們先過去:

這好像是第一個補水站,記不太清楚了:

很快就到了5公里處,精神為之一振,因為已經完成了不少於10%的賽程,也算是個小小的里程碑。

很快就到了10公里處補水站。然而,悲催了。水全給派完了!現場簡直就是秋風掃落葉:

此地無水,那就往下跑吧。反正每3公里左右就設有補水站。
再往前跑,很快就迎來了半馬和全馬選手的分叉路口。我望著走右邊道的許多馬友,心裡不斷埋怨——本來報名跑半馬,誰讓你鬼迷心竅去升級為全馬?

沒辦法。自己報的馬,再怎麼著也得咬著牙跑(zou)完。
繼續往前跑,就見到了這個牌子:它上面寫:「you (一) are (條) on (道) the (走) full Marathon (到) path (黑).」

所以,只能繼續往前跑。
這時,大概到了第13公里處。一來是我過去一整個月根本沒訓練,體能不行,二來也是連續兩個補水站沒水。水都沒了,更別說運動飲料,隨著冒汗而流失的電解質無法補充。到了這裡,我忽然感覺左小腿肌肉一跳,不好!要抽筋。我有點緊張,放慢腳步,然後到一旁去拉伸。然後繼續跑。
越來越擔心,萬一抽筋越來越嚴重怎麼辦?另,上個月的左腿韌帶拉傷的部分,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真有其事,感覺隱隱有點酸。
我看了看之前的速度,算了一下,即便從現在開始不跑,轉為疾步,只要配速保持在一小時6公里,我就能在7小時內完成全程,穩妥在規定的8小時關門時間內。
於是,果斷改為「保守參賽」——只求完賽,只求不傷,不求速度。
一邊開始疾步,一邊看到迎面而來的這群繫著紫色氣球的。他們是官方安排的陪速員(pacers)。紫色氣球代表的是4小時完賽的牛人。


好不容易到了14公里處。本來是有補水站的,沒想到仍然沒水!我都懷疑是跑在前面的波哥牛飲,把水給喝光了。
跑在我前面的一個帥哥很惱火,問了幾次「No water, no water! How to run like that???」
無論如何,對志願者發火沒用。有這力氣還不如省下來跑步。
沿途可見不少從不同國家和地區前來參加馬拉松的:


還有一些是跑步或健步團體:

也有手拉手的情侶:

然後,到了這個補給站,有麵包、巧克力、能量棒之類的。我沒取。怎麼吃得下啊?

到了17公里處,麻煩又來了,這次是左腳抽筋。又趕緊停下,拉伸。越來越麻煩。一來是得控制疾步速度,速度稍快就要抽筋,萬一真嚴重了,恐怕就得當場退賽了;速度稍慢,又滿足不了7小時完賽的極其保守願望。只能不斷在速度邊緣嘗試。這時我總算體會「過猶不及」的意思了。
奮力疾行,賽道兩旁不斷見到抽筋、拉伸的馬友:


到了26公里處,賽道左邊就是海面了。

海邊有搭帳篷過夜的人們:

也有放了滿滿一涼亭的物品,甚至包括行李箱的,真不知是什麼人:

再往前走,欸嘿!藍色碼頭。我還第一次在這烏漆嘛黑的凌晨見到藍色碼頭:

此時已快5am,東海岸掛起了大風,閃電時而可見。半個天空是暗紅色的:

快下大雨了。但我也沒辦法。我跑是不敢跑的,萬一抽筋嚴重,因小失大。更何況,我即便能跑,也不可能在下雨之前能跑回終點,還有小十多公里呢!只能提醒自己,雨天路滑,千萬注意安全,萬一滑了一跤扭傷了,前功盡棄!
咬緊牙關。繼續疾步。而且還一路超越不少徐行者。
終於見到「30km」指示牌。見「三」了,還差12公里了。

到了第31公里處,右腳腳跟起泡了。每踏出一步,就是一步的疼。

上面這位裸男很有意思。他跑跑走走,非常努力。明顯看得出他也受傷了。從大概20公里處,他就一直在我旁邊,跑起來的時候越過我,但傷痛了慢下來徐行時,又被我超越。我反正是一直均速的。
一路告訴自己,不忘初心。初心就是完成賽程。為了這個,不斷均速往前走,千萬不要受傷千萬不要抽筋。
終於,又見到了摩天輪。

此時,紋身大哥也進入眼帘:

可能是有點辣眼睛,所以天開始下雨了,沖洗沖洗。
下得不算大,但也不小。我眼鏡全花了:

終於,看到了三八。第一次這麼喜歡這個數字。還有4公里就結束了。看看手機,離目標時間還有一小時。一小時完成4公里疾步,不在話下,儘管雙腳雙腿酸痛。看來可以完成保守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