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歲婦女兩年前患上躁鬱症,發作時會突然暴怒打孩子,為小事和丈夫大吵,一度住進心理衛生學院,靠藥物控制病情。面對朋友的歧視,讓她覺得自己像「怪物」,所幸接受治療後,總算接受自己走了過來。
今年33歲的蕭雯尹(33歲)來自柔佛峇株巴轄,多年前來本地從事美甲工作,2014年結婚後當起家庭主婦,如今育有兩名分別是7歲和5歲的兒子。
兩年前開始,她晚上一直睡不好,只能入眠兩小時,醫生一度懷疑她患上抑鬱症,之後才確認她患上躁鬱症,並要她馬上到心理衛生學院就醫。
據醫生告訴她,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是雙向情感障礙,情緒會兩極化、「我當時很容易暴躁暴怒,無法控制自己,也會有衝動行為。」
她舉例,孩子只是吃飯掉在桌上,她就會破口大罵和打孩子,甚至罵出難聽的話。與丈夫相處時,也會被一些小事激怒。有次衝動起來,一次過花了500元在外頭買了100多隻洋娃娃回家。
「每次打完孩子後,我又會陷入自責的情緒,認為自己不是好媽媽,甚至會萌生輕生的念頭,也曾試過割脈自殘。」
蕭雯尹坦言,當把病情告知身旁朋友,只換來大家的閒言閒語和歧視,讓她覺得自己就像「怪物」,非常難受。
所幸入院接受治療和在輔導員的幫助下,她用了半年時間才得以坦然面對病情,家人也了解如何在她發病時照顧她,目前雖然還在服用藥物,但病情總算受到控制。
「除了按時吃藥,也要信任輔導員,接受他們的幫助。因為他們,我的病情才有所好轉,希望外人不要歧視患者,減少惡言,多些關懷。」
也因此她希望通過公開自己的經歷,讓患有類似病症的人能堅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