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前身南洋大學的創建,離不開幾十年前一幫愛國華僑的堅持與付出。本期我們聚焦在當時支持興辦華文教育的萬金油大王胡文虎,來聊一聊他的南洋發家史及南大的不解之緣。
繼承傳統 經營藥行
胡文虎原籍福建永定縣下洋鎮中川村,1882年1月16日生於緬甸仰光。父親鬍子欽是僑居緬甸的中醫,在仰光開設永安堂中藥鋪。胡文虎兄弟三人,長兄文龍早年夭折,幼弟名文豹。
1892年胡文虎被送回福建老家,接受中國傳統的文化教育,胡文豹則留在緬甸受英國教育。四年後,胡文虎重返仰光,隨父親學中醫,並協助料理藥鋪店務。

來源:kknews.com
1908年,父親病故,胡氏兄弟繼承父業。胡文虎通曉中文,經常往來香港等地辦貨。胡文豹通曉英文,留守仰光店面,二人同心協力,業務日趨發達。
科學醫理 創製良藥
1909年,胡文虎周遊了祖國以及日本、暹羅(即今泰國)等地,考察中西藥業。
第二年回仰光,著手擴充永安堂虎豹行。南洋氣候炎熱,日光強烈,人們容易中暑、頭暈、疲乏。鬍子欽早年行醫時,曾用一種國內帶去的中成藥「玉樹神散」(功能清神解暑)給人治病,頗受歡迎。

來源:kknews.com
胡文虎根據中西藥理,採擇中、緬古方,並重金聘請醫師、藥劑師多人,用科學方法,將「玉樹神散」改良成為既能外抹、又能內服、攜帶方便、價錢便宜的萬金油;同時,又吸收中國傳統膏丹丸散的優點,研製成八卦丹、頭痛粉、止痛散、清快水等成藥。
不久,「虎標良藥」便暢銷於緬甸、印度、新加坡、馬來亞各地,成為家家必備、老少皆知的藥品,胡氏兄弟由此發家致富。
樂善好施 熱心教育
胡文虎自稱對政治無興趣,熱心於文化教育和醫藥慈善事業。他在海外興學,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最著名的是1935年獨資創辦新加坡民眾義務學校。該校分上午、下午、夜校、女子部等四部,學生1600多名,為當時南洋唯一設備完善的義務學校,惠及廣大華僑貧寒子弟。

來源:fjsen.com
抗日戰爭前夕,胡文虎還捐款350萬港幣,準備10年內在中國興建1000所小學,爭取每縣辦一所,以實現在國內普及教育和掃除文盲的夙願。
後因戰爭爆發,學校只建了一部分,但他仍將建校餘款200萬元港幣存入香港中國銀行,指定為戰後建校之款項,後來全部認購了「抗日救國公債」,計劃抗戰勝利後兌換成現款,繼續興辦小學。
可是戰後由於國民黨政府貪污腐敗,通貨惡性膨脹,這200萬元公債已因貨幣貶值而變成一堆廢紙。加上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時局動盪,胡文虎興辦小學的計劃完全落空,成為終生憾事。
行善醫療 不遺餘力
胡文虎因發售「虎標良藥」致富,所以他興辦慈善事業,也以捐資於醫藥方面為最多,以創建醫院、造福貧病為急務。他創辦的醫院,以1931年落成的南京中央醫院為最著名。該院由胡氏獨資捐獻國幣37.5萬元而建成,為宏偉的4層大樓,至今仍矗立於南京中山東路。
1933年至1934年,他又先後捐款60萬元興建汕頭醫院、廈門中山醫院、福州福建省立醫院(三院各20萬元)。其他在國內外獨資創辦或捐助的醫院、麻瘋醫院、接生院(婦產醫院)、安老院(養老院)、孤兒院有40多所。

對南洋大學的貢獻
創校之際與洋人紙上交鋒
從一開始南大就走在一條崎嶇的路上,十分艱難,靠著眾人的努力,一步一步克服困難,才把南大建立起來。
五三年一月十六日,陳六使先生倡議創辦南大後,南洋華人社會,萬眾歡呼,齊聲響應,但同時也招惹外人的反對。
當時,反對者主要是英國人,還有一些馬來極端分子。批准與否,大權在於英國人手中。英國人想阻止華人創辦大學,但又不想強行阻止,只是希望說服華人放棄創辦大學的想法。南洋大學的創辦人也想說服英國人,讓華人創辦大學,對本地社會建設有幫助。於是,雙方進行了四個回合的交鋒。其中一回合就是由胡文虎對巫文報。

來源:baike.com
經過四個回合的交鋒之後,總算塵埃落定,英國人和馬來人都默許華人創辦大學。接下來還需要一步一步克服一路上的障礙,才能把南大辦起來。
參與南大籌委會
南大建校的下一道障礙是註冊。英國人一開始就不同意華人辦大學,不可能批准南大註冊,故意為難。創辦人於是想出個辦法,繞路走,以有限公司名義申請註冊。

來源:baike.com
南洋大學籌備委員會,三月廿六日正式向當局辦理註冊手續,將有關南大之組織法呈交當局,胡文虎正是參與簽署發起的籌委會成員之一。
捐建校舍
南洋大學確立定址裕廊後,八月五日,舉行全馬代表大會時,出席代表曾聯袂視察,一致認為地點適中,符合理想。
當時,政府仍遲遲不批准建築圖樣,以致建築校園工作仍然未能展開。
胡文虎見南大創建因校址問題發生阻延,而有志進大學求深造之青年學子,仍感彷徨無所,未知何時才能動工,於五四年一月十五日,致函陳六使,查詢籌備進行情形。並表示以自己及故弟文豹名義,各捐建學生宿舍一座。

來源:jiiie.com
胡文虎還通過他辦的英文《虎報》發表社論,評論南大校址問題,指責當局之諸多留難。其中一段話說:
「我們希望在新圖案提出時,當局不會再說那校址又不合適,說那兒的地面令人有懷疑處,說那兒的養氣不夠水準,說那校址距大路太近,或者,大路距離校址太近。」
胡文虎的公眾演講和在《虎報》上發表的社論,批評了殖民地政府對南大的阻撓,對當局造成壓力,也為南大校園設計圖樣獲得通過、及時解決校址問題有所幫助。
★
胡文虎秉承「以社會之財,還諸社會」的經營宗旨,憂國憂民,行善救世,幾十年不變,實不容易。他創造了近代閩商慈善家的輝煌,也為新加坡華文教育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信息來源:南洋大學校史、百度百科
